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希亮

耶律希亮

1247—1327

元代大臣。初名秃忽思。字明甫。契丹族。为中书令※耶律楚材孙,※耶律铸子。自幼随父受业燕京(今北京),天资聪慧,九岁能诗。一生所著诗文颇多,连同随军纪行,集为《愫轩集》30卷,今不见传。蒙哥汗八年(1258),赴六盘山觐汗,继从父伐宋。中统元年(1260),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争斗中,父投忽必烈,他与母则被阿里不哥执拘,迫随西行,在隶州(今甘肃酒泉)遇父好友哈剌不花,获释。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附宗王禾忽,继为阿里不哥所攻,辗转西域各地。苦涉大漠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入觐忽必烈。受命为速古儿赤(掌内府尚供衣服)、必阇赤(书史)。至元八年(1271),授府宝郎。十四年(1277),转礼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十七年(1280),以疾致仕。至大二年(1309),元武宗于境内寻访旧臣,复起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时纂元世祖忽必烈言行以进。卒,追封漆水郡公,谥“忠嘉”。

猜你喜欢

  • 国论忽鲁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是国论勃极烈和忽鲁勃极烈的合称,类似汉官制中一人身兼出将入相之任。收国元年(1115)七月,阿骨打设谙班、国论、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九月,改设此职,以国论勃极烈完颜撒改

  • 撒拉口弦

    撒拉族民间弹拨乐器。流行于青海循化、化隆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据《清实录》载,其制作在清代“以铁为之”。今系以铜或银打制而成,呈马蹄形状,直径约1寸左右,重不到5克,中间放置一根又

  • 三掌教制

    伊斯兰教宗教管理制度。相传始于南宋或元明。实为唐宋时期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之二掌教制发展而来。在宗教内部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三掌教即:讲解经文和领拜的伊玛目(

  • 宋葛屯猛安镜

    镜缘刻女真文字铜镜。出土情况不详,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圆瓣形。直径15厘米,缘厚0.2厘米。镜身轻薄。镜背中心有纽,纽上有系穿。纽周饰缠枝牡丹花纹,呈浅浮雕状。镜缘刻女真字4字,意“宋葛屯猛安”,下为签

  • 拜唐阿

    满语音译。亦作白唐阿、柏唐阿。“执事人”之意。清朝定例:凡在旗的京师内外大员的成丁子弟、拥有世职的家族成丁、候补旗员、亲军以及闲散人等,均须依八旗世仆效忠君主之义,为皇家事务服役,为期5年,不可规避。

  • 乌登河卫

    见“兀的河卫”(111页)。“文东河卫”(388页)。

  • 姜映芳

    1833—1862清咸同年间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名姜应芳。贵州天柱县织云乡坌溪寨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因无力缴纳皇粮入狱,迫害致死。祖父和母亲亦因无力偿还地主债务,惨遭毒打身亡。故自幼对官吏

  • 闼林

    即“挞林”(1619页)。

  • 曲贝辛·洛桑嘉措

    ?—1923甘肃卓尼藏族高僧。出生于官员家庭,少年时起历在相拉巴尊前及拉卜楞寺学经,闻习显密经典,多有成就。曾赴蒙古朝拜帕莫神殿,三次朝拜塔尔寺,多次在拉卜楞寺讲经传法,声誉遍及卫、藏、康三区。曾应班

  • 巴济吉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吉格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税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废(1887)。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