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发楞日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割拴牛绳子的刀”。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按照崩尼部落的习惯法规定,姑娘出嫁,都要收取一定的婚价,婚价分上、中、下3等。凡属上等婚价,女方收取男方数以十计的牛只和其他物品后,要以5个铜玲、5个铜镲、5个手镯、5副项珠、5条腰带和5把长刀陪嫁,其中有把长刀称“色发楞日”,是专门送给公公的,以示他所送来的牛只很多,砍断拴牛的绳子也要用去一把长刀。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割拴牛绳子的刀”。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按照崩尼部落的习惯法规定,姑娘出嫁,都要收取一定的婚价,婚价分上、中、下3等。凡属上等婚价,女方收取男方数以十计的牛只和其他物品后,要以5个铜玲、5个铜镲、5个手镯、5副项珠、5条腰带和5把长刀陪嫁,其中有把长刀称“色发楞日”,是专门送给公公的,以示他所送来的牛只很多,砍断拴牛的绳子也要用去一把长刀。
见“飞山蛮”(153页)。
唐时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宋代环州蛮自立的国号。宋景祐五年(1038),思恩人※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从官军讨安化州蛮,恃战功请官,宜州知州冯伸已摒之未用,怀怨,归思恩,联合白崖山酋长蒙赶及荔波洞蛮,举兵反宋,建“大唐国”。请巫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新唐书·南蛮传》谓:“督爽,总三省也”。即行政中枢。参见“九爽(35页)。
见“叶孙脱”(539页)。
吐谷浑典故。据《魏书·吐谷浑传》载:宋元嘉三年(426),吐谷浑王阿才(又作阿柴)临终前召集子弟20余人进行教诲,命其母弟慕利延将一支箭折之,如命;又命取19箭折之,延不能折。阿才训曰:“单者易折,众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称来三兀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第三子。驻牧于张家口东北边外大沙、三间房,与左翼察哈尔部为邻,拥兵数万。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
1901—1992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字伯源。山东临淄县人。1920年在齐鲁大学攻读,自学世界语并加入环球世界语学会,为落花生(许地山)器重。1924年印度泰戈尔在济南讲学时,任翻译深受赞赏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桓宗天庆年间(1194—1205)。铜质。轮廓规正,字体精美,与辽年号钱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