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艾斯木汗习惯法

艾斯木汗习惯法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7世纪前期艾斯木汗(额什木汗)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实行百年后,至艾斯木汗统治时期(1598—1628或1645年),又制定新的法典。艾斯木汗在哈萨克历史上以“魁梧的艾斯木好汉”而闻名。即位后,与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武力讨平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罕默德的叛离,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为维护秩序,处理汗国内各种事件和刑事犯罪案件,遂对《哈斯木汗法典》进行补充,形成《艾斯木汗习惯法》(额什木汗习惯法),也称《古用法律》或《艾斯木汗旧典》。其补充内容包括:1、可汗有权制定适合于自己汗国之法律,以便以法律形式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2、巴图尔应当进行合法的出征并战必取胜(或译为“巴图尔应当勇敢出征并战胜敌人”),以保证军事的胜利,维护汗国的统一;3.尊敬有学问的人,以提高文化水平;4、※“”(负责处理民刑案件的特殊阶层)应当有专门办事机构,以利于处理汗国内各种诉讼案件和民事纠纷,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这是哈萨克汗国政治、军事、文化、司法等方面带有根本法性质之四项原则。其全文已失传,现唯有一种简单的《哈萨克汗国法典》手抄本(《哈萨克可汗图像集》一部分),藏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苏来满·哈努尼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博东齐旗

    清代蒙旗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置。杜尔伯特台吉伯什阿噶什裔。初驻牧额尔齐斯河流域。因惧阿睦尔撒纳侵袭,徙乌兰古木。二十二年,喀尔喀贝子车布登扎布领兵进攻叛军,收伯什阿噶什属户。建旗,使附车凌牧

  • 白狼

    古族名。东汉初分布于筰都地区(今四川盐源一带)牦牛夷徼外(汉源以西大渡河一带)。源于古羌人,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渊源关系。永平年间(58—75),在益州刺史朱辅的宣抚下,牦牛徼外的白狼、槃木、唐菆等部

  • 柯迴

    烧当羌一支的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二十世祖为烧当,十三世祖※滇吾(填虞),四世祖※迁那世为部落首领。魏统一凉州,封其为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其孙姚苌于十六国时期创建后秦国。

  •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会刊

    1945年12月15日出版,铅印,16开。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宣传部编。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各族、各阶层代表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团体。1945年11月25日至27日在张家口召开成立

  • 白鹿原

    地名。在今陕西兰田县西灞、浐二水之间,北至灞岸,南连秦岭,东西15里,南北40里。亦称霸陵源。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前秦丞相苻雄等击败东晋桓温军于此。

  • 洛桑丹白尼玛

    1689—177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一世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二世。生于青海羊桑地方。幼年在青海塔尔寺学经,后赴西藏学

  • 奖州

    古州名。一作蒋州。唐长安四年(704),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725),更名鹤州。二十年(732),更名业州。大历五年(770),又更名奖州,即今湖南芷江县西。今有侗、苗等族居其地

  • 舍巴

    见“摆手祭典”(2354页)。

  • 重庆十八梯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四川重庆市中区十八梯(今名中兴路)。系明成化十五年(1479)河南侍郎马文升(回族)谪戌重庆卫时,主持修建。清乾隆时期(1736—1795)来自江南之该坊穆斯林,在此举行沐浴盛

  • 额森

    见“也先”(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