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大战于萨尔浒山(今辽宁省抚顺县上马境内)。是役为双方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后金胜利、明军转败的开端。明分军四路围攻后金,总兵马林率兵15000,从开原出靖安堡;总兵杜松率兵25000,出抚顺;总兵李如柏率兵25000,出清河鸦鹘关;总兵刘綎率兵15000,从宽甸出亮马甸子,与朝鲜国都元帅姜宏立(即姜宏烈)、副元帅金景瑞所率13000朝鲜兵会合。二月二十五日,分路先后出师。杜、马两军约定三月二日会师二道关(即大民关,在兴京西40里);四路军约定三月三日会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镇)。因明军师期泄漏,后金积极备战。二月二十九日,杜军星夜出关,夜渡浑河,与后金军遭遇,分军据守萨尔浒山,并争夺界藩山吉林崖。努尔哈赤本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原则,与诸子率八旗劲旅6万之众,集中优势兵力西进,以二旗兵抵抗吉林崖杜军万人,亲率六旗猛攻萨尔浒大营,致杜军等阵亡。三月二日,后金又集八旗兵向马林,潘宗颜所据尚间崖和斐芬山冲击,明兵溃散,马林仅以身免,潘宗颜全军覆没。刘綎军经马家寨、深河等地小胜之后,进至赫图阿拉50里富察之野。努尔哈赤自西路回军,以4000兵守城,防清河路明军,其余八旗精锐全力东进,刘军中计陷伏,全军覆没。李如柏军先迟迟不前,后以令溃逃。明军三路败亡,折损军士45000,文武官员300余,损失军械达武库十分之六、七。此战是后金一方集中使用兵力,选择有利战机,速战速决,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充分显示努尔哈赤指挥才能和后金将士勇猛战斗的作风。是明、金兴亡史上的重大转折,功守易位,明军从此一蹶不振。后金遂以破竹之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