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游牧记

蒙古游牧记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奈曼、巴林、札噜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游牧所在;卷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游牧所在;卷5: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游牧所在;卷6: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游牧所在;卷7:外蒙古喀尔喀四部总叙、外蒙古喀尔喀汗阿林盟(土谢图汗部)游牧所在;卷8:外蒙古喀尔喀齐齐尔里克盟(赛音诺颜部)游牧所在;卷9:外蒙古喀尔喀喀鲁伦巴尔和屯盟(车臣汗部)游牧所在;卷10:外蒙古喀尔喀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札萨克图部)游牧所在;卷11:额鲁特蒙古总叙,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卷12:青海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卷13:额鲁特蒙古乌兰固木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哈图盟游牧所在;卷14: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总叙,珠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南路游牧所在,珠勒都斯中路和硕特蒙古巴启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卷15:和博克萨里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东路游牧所在,晶河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西路游牧所在;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蒙古游牧所在,布勒罕河新土尔扈特蒙古青色特启勒图盟游牧所在,哈弼察克新和硕特蒙古游牧所在。凡各部所居舆地形胜,世系沿袭、历史沿革、牧地变迁,俱一一备述。结构严谨、详明。史料多取自《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准噶尔方略》以及地方史志等权威著作。征引宏博,考订精审。因稿未竟而身先卒,其遗下部分,后由何秋涛继续加工整理、补订,历10年始成。是研究清代蒙古各部历史、地理的一部杰作。

猜你喜欢

  • 凤城琐录

    书名。1卷。清傅明撰。该书为作者官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城守尉时所作,叙述辽东及朝鲜史实,其中有八旗驻防、辽东物产、风俗、轶事,对满族史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辽海丛书》本。

  • 蒙文总汇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

  • 托泉琳军民万户府

    即“脱斡怜军民万户府”(2084页)。

  • 炉山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清平县置。元置溱洞涪洞等处长官司、横坡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1389),改清平卫,治在堡北,隶贵州都司。二十三年,指挥司建土

  • 狄道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临洮县境。春秋时为狄戎所居。战国时,秦献公灭狄戎,设官管理。昭王时设陇西郡,辖其地。汉因之,为陇西郡治所。晋改为武始县。

  • 石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同德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在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支持下,由一世藏班智达及其弟朵科尔四世罗桑丹增嘉措共建。设有显宗学院,采用色拉寺吉宗教程,属色拉寺系统。四十四年(1779),

  • 莫彦殊

    唐末五代时南宁州领主之一。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南)人。与都云(今贵州都匀)※尹怀昌分据南宁州。原为该部首领。后晋天福八年(943),以所部温那等18州归附楚王※马希范,因无官府,仅立牌于冈阜,略以恩威羁

  • 赛来费耶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之一。又译为“色兰费耶”,系阿拉伯语“前三辈”之意,因只承认前三辈(即穆罕默德及弟子和再传弟子),故名。又称“三抬”教派,因主张礼拜开始时,要三抬手之故。创始人为甘肃和政回民马得宝。创

  • 玛木克呼里

    见“玛木特呼里”(954页)。

  • 黑党项

    唐代党项部落之一。居地在今青海省兴海县以西之地。“黑”为尊称;一说“黑党项”意为“弥药”。《辽史》中称为“鹤(喀)剌唐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