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夏文

西夏文

也称蕃字、蕃文、蕃书。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正式立国前大臣野利仁荣奉西夏主元昊命创制。大庆元年(1036)颁行,教国人纪事。共6千余字。笔画、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类八分书。笔画繁复,用点、横、竖、撇、拐、拐钩等组字。楷书多用于书写、雕版,篆书散见于金石,行草常用于手写。绝大多数为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极少。当时应用范围很广。曾用以撰写法律、文学、历史、医学著述,《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全书20卷,以国家法律形式全面规范了西夏社会生活。翻译汉文典籍《论语》、《孟子》、《孝经》、《孙子兵法三注》、《三略》、《六韬》、《类林》、《贞观政要》。字典有《文海》、《音同》、《番汉合时掌中珠》、《纂要》等。还用于文书、碑刻、官印、铜牌、钱币。翻译了3千余卷佛经,形成番大藏经。元代仍使用,称河西字。大量刻印佛经,并有活字印本。为元末居庸关六体文字石刻中的一种。明初尚印过西夏文经卷。今保定亦有明中叶西夏文经幢。后世渐废。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大批西夏文文献,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北京、甘肃、宁夏、内蒙古以及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都藏有西夏文文献。

猜你喜欢

  • 嘎喇

    古族名。清代对云南佤族的一种称谓。分布在“永昌、腾越内外境”。居山岭,种苦荞和杂粮为食,“不用牛耕,惟妇人用钁锄之”,因耕作粗放,产量不高,故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相当比重,虽有寨落,但迁徙无常。参

  • 民爵

    清代臣爵的别称。以与宗室之爵区别。自后金天聪八年(1634)创立公爵(称※民公)起,至乾隆十六年(1751)增补恩骑尉止,其爵名依序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及恩骑尉,共九爵。其

  • 黄掴敌古本

    金初将领。世居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女真族。黄掴氏。金初,从破宁江,取咸州、东京路及诸山寨栅,皆有功。从麻吉破辽兵于上京、阿邻甸等地,后从攻回鹘城(在今蒙古国北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破辽兵9

  • 好陈

    见“好儿趁”(937页)。

  • 宣抚司知事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属员。掌管案牍及管辖吏员,为宣抚司经历的副手。明代授任土官,秩正九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康国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悉万斤、萨末鞬、飒秣建。昭武九姓国之一。位于今中亚两河流域撒马尔罕地区。建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居民为康居之后,从事游牧,迁徙无常。王姓温,大月氏人。先世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南北朝时为

  • 安顺州土同知

    明贵州彝族土官名。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贵州安顺市东。元大德七年(1303),置普定路,设世袭土官总管。明洪武五年(1372),故元普定路女总管适尔赴京朝贡,授普定路土知府。六年,增设流官2员

  • 福州圣人墓

    元代伊斯兰教古墓。全称穆尔菲德先贤古墓。俗称“圣人墓”。地在福建福州西郊象山北坡井边亭村。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亭式建筑,方形、坐北朝南,边长8米,四壁高4.6米。基部为花岗石叠砌,墙身为大块青

  • 养赡地

    清代台湾地方政府拨给高山族屯丁的土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大将军福康安奏请,经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批准,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招募附近“熟番”之力壮者设屯,禁止汉人入山滋事和内山“生番”外出

  • 合款

    见“门款”(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