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姆拉会议

西姆拉会议

英帝国主义为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而阴谋策划的所谓“中英藏”会议。英国趁辛亥革命初期形势混乱、袁世凯谋求英支持其复辟帝制及俄国默许英在西藏获得特殊利益之机,于1913年10月13日强行举行此会,以图缔结所谓“解决西藏问题之新约”,进一步分裂西藏,将其变成英势力范围和侵吞我西藏门隅、珞瑜和察隅三地之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会议先后在新德里和西姆拉举行。除所谓“西藏代表”伦钦夏扎·边觉多吉、英属印度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外,当时中国政府也在英国的威逼下派陈贻范参加了会议,并一再表示反对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以平等地位与会。麦克马洪自始至终操纵会议,提出所谓“调停案十一条”(即西姆拉草约)。该条约将前后藏、宁静山以西及玉树二十五族划为“外藏”;宁静山以东,川、滇、青等地藏区划为“内藏”。“外藏”名为自治,实属英国直接“监护”,并将中国对西藏之主权擅改为“宗主权”,不得“干涉外藏内政”,驻藏官员卫队不得超过300人。至1914年7月3日,由于中国政府反对这个分裂西藏的不平等条约,电令陈贻范拒绝签字,会议破产。以后历届中国政府曾多次严正声明,不承认这次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订立的任何条约,所谓《西姆拉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猜你喜欢

  • 巴苴

    汉族对普米族的称呼,又名“西番”。首见于清初余庆远《维西闻见录》。参见“普米族”(2291页)。

  • 是豆浑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巫者。亦作“折豆浑”。属于游牧民族的早期萨满教,产生于自然崇拜和原始巫术。史传“其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属无稽之传说。从事此职业者,柔然语称为“是豆浑”。见于记载者为妇女担任,兼行医

  • 承风戍

    古地名。以该地有承风岭而得名。岭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313里,故吐谷浑界。戍设在承风岭附近吐谷浑与唐交界处,地在今青海贵德北千户庄一带。戍扼隋、唐通西方之要道,也是吐谷浑等民族与隋、唐互市之地

  • 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

  • 阿史那阙啜

    ?—708唐朝突厥族将领。唐赐名忠节,故又作阙啜忠节,或阿史那阙啜忠节。“阙”为部落名,“啜”为官名,隶突骑施乌质勒。长寿元年(692)与王孝杰联合伐吐蕃,克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城。神龙二年(70

  • 福州南门兜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真教寺”,俗称“礼拜寺”。寺址在福建省福州市南兜门。乃福州现存唯一的清真寺。相传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实创建于元代或元代以前。明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二十八年(154

  • 布姆杜

    景颇语音译,意为“山上的主人”。汉称“山官”。解放前景颇族地区一定范围内的政治领袖。辖区包括一个或几个乃至十几个村寨不等,通过以山岭、河流或道路为界。各自为政,无隶属关系。早期具有氏族长或公社首领性质

  • 尼雅遗址

    位于今新疆民丰县北尼雅河下游地区。为西汉精绝国故址,后属西域都护府,东汉初属鄯善。遗址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房舍废墟分布于干涸的尼雅河两岸,无城垣。20世纪初,曾遭斯坦因等外国探险家多次盗

  • 元融

    ?—526北魏宗室。字永兴。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孙,章武王元彬长子。孝文帝时,拜秘书郎。宣武帝初,复章武王爵,任骁骑将军。曾奉诏率兵大破南朝梁军,收复梁城,行扬州事。改征虏将军、并州刺史

  • 色丹那木札勒旺宝

    1881—1935清末及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札萨克丁固尔札布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父卒,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亲赴北京谢恩,深得慈禧太后欢心,恩准重修巴林府。辛亥革命后,翊赞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