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垦务总局
清末在内蒙古西部督办垦务的机构。原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在包头镇设立的西盟垦务分局。办理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一年(1905),改为总局。后因乌兰察布盟另设垦务总局,只办理伊克昭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四年(1908)初,一度停办。八月复设。民国时期,机构仍存。由昱寿任总办,谭勇发任会办,倭什本、全贵任帮办。1912年10月,改为西盟水利总局。胡懋钺任总办。兼催收民欠荒租。下设2分局,佟世昌任东分局委员,张济清任西分局委员。1914年改为清理局。
清末在内蒙古西部督办垦务的机构。原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在包头镇设立的西盟垦务分局。办理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一年(1905),改为总局。后因乌兰察布盟另设垦务总局,只办理伊克昭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四年(1908)初,一度停办。八月复设。民国时期,机构仍存。由昱寿任总办,谭勇发任会办,倭什本、全贵任帮办。1912年10月,改为西盟水利总局。胡懋钺任总办。兼催收民欠荒租。下设2分局,佟世昌任东分局委员,张济清任西分局委员。1914年改为清理局。
即西州回鹘。因其地属唐北庭地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即“克孜尔千佛洞”(988页)。
见“亦马剌卫”(873页)。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法王府顶”。全称江卡尔孜,亦称季阳则、江喀孜、协噶尔江孜、佳勒则宗。相传大喇嘛曲杰朗钦帕巴赴内地朝觐经此,曾在山巅建居室,故名。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上游,地处拉萨、日喀则与
即“段就六眷”(1700页)。
?—1185金大臣。本名移敌列。虞吕部人。契丹族。移剌(耶律)氏。通契丹、汉字,授尚书省令史,擢右司都事。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兼领契丹、汉字两司都事。世宗大定二年(1162),为真定少尹,入为
明朝建立后对先朝元的称呼。初见于洪武(1368—1398)初年明朝君臣的言论,并记入《明太祖实录》中。明人的记载及《明史》等均沿用此称。见“北元”(525页)。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出猎前一种特有的宗教活动。由狩猎带头人用一根木刺在鸡蛋一端钻一个小孔,把蛋青倒出弃于地上,把半空的蛋放在平地上作顺时针旋转,俟停定后,有孔一端正向着占卜者,则出猎大吉,小孔偏左
清代新疆绿营兵屯田。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置于巴里坤、哈密等处。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陕甘总督黄廷桂奏请,又以内地绿营兵在天山北路兴屯。后又扩及天山南路。所谓屯田兵,初为换防兵,后改携眷兵。
见“完颜宗干”(1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