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
即“消奴部”(1933页)。
即“消奴部”(1933页)。
①(1792—?)清医士。四川省定远县(今武胜县)人。回族。为人忠厚和蔼,常以医术为邻里服务。贫苦者多所受益。其精于长寿之道。光绪元年(1875)已83岁,子孙繁衍,五世同堂,耳聪明目,尚能劳作,人称
见“回霸”(780页)。
宋代河湟吐蕃大首领。唃厮啰兄札实庸龙孙。父必鲁匝死后,继任部落大首领。崇奉佛法,不善管理部落,由舅郎格占协助处理内外事务。后因属下首领鬼章势力渐强,与郎格占有隙,他力不能支,被逐,而奔木波部。木波部复
即“清开国方略”(2112页)。
东巴教著名经师。又作阿明择理。宋朝时期人。据传说和经书记载,是今中甸县江边的摩娑人(纳西族)。13岁赴西藏投奔大经师学经,因出身贫贱,未被收纳,遂借为大经师当佣工之机旁听,学会要学的所有经书,后偷出经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作兀拉、兀剌,满语意为“江”。因分布于乌拉河畔,故名。源同※哈达部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江(今呼兰河)一带。始祖纳齐布禄南徙辉发、乌拉部间启尔撒河源
见“佟佳江”(1095页)。
?—386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小字凤凰。西燕国君慕容泓弟。前燕光寿三年(359),封中山王。建熙十一年(370),前燕为前秦所灭,与慕容暐及鲜卑4万余户被迁至
金元时期的征兵制度。“签”亦作“佥”。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每遇战争或边事,民家丁男,凡强壮者,尽取无遗,曾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元光(1222—1223)末,备潼关黄河,又签军,诸使者
即“大辽水”(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