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留䩭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豆留䩭领部而得名。晋太元十四年(389),豆留䩭与叱豆浑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豆留䩭领部而得名。晋太元十四年(389),豆留䩭与叱豆浑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蒙古语称“阿穆尔巴雅斯呼朗图希特”。“阿穆尔”蒙古语意为“安宁”,“巴雅斯呼郎图”意为“欢庆的”。位于喀尔喀北部布尔汗山南麓。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于雍正元年(1723)圆寂后
?—1939明初将领。安徽定远人。回族。明大将常遇春妻弟。初隶常遇春帐下,以作战勇敢,累立战功,擢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从傅友德、汤和伐蜀,克绵州(今绵阳),夏主明升(明玉珍之子)降。五
?—1803清代云南维西反清起义首领。又作恒乍崩、恒兆绷等。云南维西厅岩瓦乡弥尔古(一作莫言古)村人。傈僳族。幼学为“端公”,代人占卜治病,人称“沙泥”(巫医)、“活佛”、“神王”,民众悦从。嘉庆二年
湖名。辽代称白水泺,金代称白水泊,明代汉文史籍作克儿、圪儿海,清代作奇尔泊、希尔泊。今称黄旗海,位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明初在明朝辖区内,后为东蒙古右翼占据。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该地封与第三子兀慎
见“妫水”(1261页)。
?—1652哈萨克汗。又译扬吉儿汗。※艾斯木汗子。1628—1652年在位。立帐于土耳克斯坦城附近。为争夺草原商路,屡与东部准噶尔贵族战争。和布哈拉汗联合,共同反抗准噶尔贵族的进攻。两次遣子头克和阿巴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牧地东界阿巴噶右翼旗,西界苏尼特右翼旗,南界察哈尔正白旗,北界大漠。元为兴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所居,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所部曰苏尼特。再传至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
?—1598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糯勐之子。隆庆二年(1568),父卒,兄室利稣赧打袭职,六月而卒,明朝委任其为宣慰使。三年,缅甸东吁国主莽应龙封其
即“段光”(1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