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德语

赛德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赛德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5千。居住在泰耶尔人住地的东南方,包括花连县秀林乡、万荣乡,南投县仁爱乡合作、精英、春阳、南丰、互助等村。分雾社、春阳、合作3个方言。雾社方言分布在南丰村和互助村;春阳方言分布在春阳村;合作方言分布在合作村。赛德语有18个辅音:pb m t d n l r ts s k g x q h j w。有5个元音:i e ao u。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塞德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前缀有ha-、ku-、kunu-、mu-、muk-、mugu-、nu-、pa-、pu-、su-、 suku-、 ta-、 tege-、 tunu-等。中缀有-um-、-un-,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后缀有-i、-an、-un等。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10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形式,前加不同的格助词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使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可以在主语之前或后。限定、修饰成分一般在被限定、修饰成分之前。

猜你喜欢

  • 奚六部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杨永安

    北周时期沙州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一说为※杨法琛子。北周时为开府、上柱国。大象二年(580)八月,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反周,永安召集利、兴、武、文、沙、龙等6州之众响应。十一月,被北周大

  • 彰信可汗

    ? —839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二代可汗。��跌氏。※昭礼可汗从子。原称胡特勒(勤)。太和六年(832)从父遇害后,嗣位,遣使告唐。次年,受唐册封为爱登里汨没蜜

  • 音同

    又译同音。西夏文字书。西夏党项人令��犬长、罗瑞灵长编著,后经学士兀罗文信、梁德养等多次修定。现存有两种版本。一种为西夏正德六年(1132)义长校勘。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

  • 雍古

    即“汪古”(1120页)。

  • 唾契汗部

    见“契翰部”(1565页)。

  • 阿哈出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又作于虚出。古伦氏。原为元代设于依兰附近的五个万户之一,即火儿阿万户。明初,南迁至房州(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或近地)。明廷为尽快招服女真各部,在其地设卫置官。其为当地有影响的著

  • 秃发令

    西夏法令之一。夏景宗李元昊于建国初显道元年(1032)三月发布。党项羌人本披发蓬首,后渐行汉人风俗结发。李元昊自认为鲜卑拓跋之后,原行秃发之俗,即剃光头顶,周围留发。立国后为保持旧俗,以异于汉人发式,

  • 转丁

    转户的人丁。详见“蕃汉转户”(2489页)。

  • 速檀阿黑麻汗

    ※叶尔羌汗国第七代汗。※阿黑麻汗之孙、帖木儿速檀之子。初任阿克苏总督。约1630年※阿不都·拉提甫汗卒,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异密立之为汗。即位后,任用阿克苏旧臣,引起叶尔羌异密们不满,统治集团内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