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干洞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次日举行。流行于黔西南晴隆县西南。相传“干洞”原有深水,曾名“清泉洞”,后阿伟和阿花在洞边谈爱,盟誓终身而结为夫妻。因族长干涉,两人被迫跳入泉中殉情。洞神不忍淹没其尸体,乃放干洞水,从此改称“干洞”。布依族青年为纪念这对忠贞的恋人,每年于清明节次日集聚于此唱歌谈爱,寻找意中人。世代相传,乃成节日。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次日举行。流行于黔西南晴隆县西南。相传“干洞”原有深水,曾名“清泉洞”,后阿伟和阿花在洞边谈爱,盟誓终身而结为夫妻。因族长干涉,两人被迫跳入泉中殉情。洞神不忍淹没其尸体,乃放干洞水,从此改称“干洞”。布依族青年为纪念这对忠贞的恋人,每年于清明节次日集聚于此唱歌谈爱,寻找意中人。世代相传,乃成节日。
见“沿河县”(1514页)。
见“拓跋那”(1356页)。
清代四川杂谷土司。藏族。※土司班第尔吉之子。雍正(1723—1735)年间袭职。居官狡悍,抗不请袭、奉调。妄令所属民众按户上纳酥油,擅给各土目执照,凡派遣兵马,俱听彼提调,不许别有应付。邻近部落多被招
见“称海宣慰司”(1882页)。
又作“乌骨出”。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方言曰‘再休’,犹言‘再不复’也”,即“休再如此”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
明代藏区卫所名。永乐元年(1403),由※必里千户所升置。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境。初以故千户哈即尔加弟喇嘛失加、千户阿卜束男结束为指挥佥事。五年(1407),奉朝命与护教、赞善诸王和朵甘、陇答卫等复置驿站
契丹对皇帝陵寝建筑的一种称谓;也是一种陵寝制度。国君卒,入葬,于墓侧起屋,称之为明殿,并置官属职司,岁时奉表起居如事生年,还置明殿学士一人掌答书诏。每逢国家有大庆吊事,明殿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现国君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
1933年4月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影响下建立的抗日人民军队。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的旧部联合抗日军民、学生组成。同年6月15日在张家口召开抗日同盟军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成立军事委员会常委会,由冯
见“泰不华”(17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