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秋

赶秋

①苗族节日。每年夏历立秋日举行,延续二三天。相传,古时有一苗族青年巴贵达惹,为寻找心爱的姑娘七娘,设制了一种可以同时乘坐8个人的风车式秋千。在秋千上男女青年对唱苗歌。最后终于通过对唱找到了七娘,结为伉俪,后遂相沿成节日,以便青年男女进行择配佳偶的社交活动。节日期间,有打秋千、跳木鼓舞、唱歌等,届时亦进行集市贸易。此节日流行于湘西、鄂西南、川东南、黔东等苗族地区。 ②布依族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亦称赶秋坡或赶秋桥。流行于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长顺县。每年农历立秋日举行,延续3天。届时,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云集到这一带许多著名的大桥上,如紫云的普卡桥、聂补陇桥,长顺的营盘大桥、消冲桥等,成群结队在大桥附近坡地上对歌、娱乐、谈情说爱。大桥附近同时又是万人集聚的物资交流场地。

猜你喜欢

  • 虎狘阿里邻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胤禛

    1678—1735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原名允祯。康熙帝※玄烨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帝征噶尔丹,统率正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进封

  • 阿土古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善采捕者”。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宁、夹谷守中皆本名阿土古。

  • 恩长

    ?—1816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觉罗察氏。闽浙总督、礼部尚书钟育子。乾隆三十年(1765),捐员外郎,选盛京户部。五十一年(1786),累官湖南按察使。五十八年(1793),以失察属县捕役诬良毙

  • 野辞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一作野律氏或野利氏。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青海果洛境内黄河岸之蛙色尔地方。

  • 刘智墓

    在南京中华门外花木乡南北中村。为纪念清初伊斯兰学者刘智(约1664—1739)所建。始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先后于同治九年(1870)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原建有石门柱一对。华

  • 木墨特

    见“玛罕木特”(953页)。

  • 同?氏造像记

    古碑铭。北周保定四年(564)立。所在地不详。《金石萃编》有著系。碑后题名可识者160人,其中同��氏81人,占一半。是了解南北朝时期同��羌人

  • 法禧寺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因在包头西昆都仑河右岸,又称“昆都仑召”。蒙古语称“脑木巴彦思古楞图苏木”。雍正七年(1729)始建,乾隆帝赐此名。初仅为一座小庙,经20多年陆续修建,有殿宇、楼阁23座,平房60余

  • 括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括扒时”,意为“荞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荞为氏族图腾。传说因该氏族成员长于种植荞,故名;另一传说谓远古时有一女子因食荞而受孕,所生之子成为荞氏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