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桑希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建造程式,为赤松德赞兴佛、建寺做准备。赤松德赞继位后,任副官,与跋塞囊等30余人再度赴唐迎请汉地僧人赴吐蕃传法,获唐皇所赐纸张100秤。因大臣马祥反佛,赤松德赞年幼,遂将佛经埋藏于桑耶附近的秦浦山中,后成为赤松德赞兴佛时刊用的重要佛典。为发展佛教,还奉命赴阿里取宝。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建造程式,为赤松德赞兴佛、建寺做准备。赤松德赞继位后,任副官,与跋塞囊等30余人再度赴唐迎请汉地僧人赴吐蕃传法,获唐皇所赐纸张100秤。因大臣马祥反佛,赤松德赞年幼,遂将佛经埋藏于桑耶附近的秦浦山中,后成为赤松德赞兴佛时刊用的重要佛典。为发展佛教,还奉命赴阿里取宝。
①中国古族名、国名。又作於越,也称内越、大越。越人一支。始见于《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其来源相传为禹之后裔。今人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当地
匈奴单于的姓氏。见“挛鞮氏”(1922页)。
亦称上等司。西夏官制职司序列第一等级。包括中书、枢密。用50两银司印。
契丹部族名。以※奚族降民所置。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帐奴隶,由夷离堇(军事首领)管辖。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为部,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取得平民地位。改设节度使管辖,隶南府,居望云县
?—424十六国时期夏国太子。又作赫连瓌。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长子。夏凤翔二年(414),封为皇太子。五年,乘晋太尉刘裕东还,留幼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之机,以抚军大将军、都督前锋诸军事,领兵
古族名。又称“胡”。殷周鬼方、猃狁之后。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扰边地,3国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为蒙恬所败,失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及王庭头曼城(今内蒙古
金朝官员。女真族。完颜氏。开国功臣秦王※完颜宗翰孙。累官同知曷苏馆路(治今辽宁复县西北永宁)节度使事。世宗大定元年(1161),任刑部侍郎,充都统,与副统完颜布辉自东京(今辽宁辽阳)先赴中都(今北京)
西域古国名。见《魏书·西域传》。又作朱居、朱俱波、悉居半。《魏书·世宗纪》作朱居槃。《大唐西域记》作斫句迦。《新唐书·西域传》:亦名朱俱槃,由汉子合国合并西夜、蒲犁、依耐、得若等国而成。北魏时西游旅行
契丹语音译。亦作“虎思”,“有力”、“强大”之意。辽天显(926—938)年间,耶律郎因勇敢有力,每战辄克,被人呼为“虎斯”。辽末耶律大石西征后所建的都城号虎思斡鲁朵,其中的“虎思”,亦取是意,即“强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拉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兀兰等处女真首领乞剌尼、纽邻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与亦儿古里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约在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