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伯文

锡伯文

我国锡伯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满文基础上略加改动而成的。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朝政府抽调东北锡伯族官兵去新疆屯垦戍边,连同家眷3千余人。经过200多年的时间,锡伯族使用的满语、满文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因此锡伯族知识分子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于1947年在伊宁市成立了“锡伯索伦文化总协会”(简称“锡索协会”),在该会的指导下,对锡伯族在历史上沿用的满文字母的形体做了一些改动,使与满文有了区别。从此,锡伯语、锡伯文的名称也被社会所公认。锡伯文在字母结构、数目、拼写规则以及书写方法等都同满文一样,不同之处主要有:满文辅音字母f与元音a、e相拼时是一种形体,与元音i、o、u相拼时是另外一种形体,而锡伯文f只有一种形体。满文辅音字母zh出现在词首的形体同出现在音节首的形体不同。锡伯文只用满文zh出现在词首的那种形体。满文出现在词中音节末的k [qh]的形体是两个牙儿,左边带两个点儿。锡伯文只有一个牙儿,左边带两个点儿。满文位于词中音节末的k [kh]在形体上有区别,锡伯文没有区别。满文有音节wa、 we,而没有wi、 wo、 wu,后者三个音节在锡伯语中“有音无字”,所以改动后的锡伯文增加了这三个音节。此外,根据口语的习惯,在词的拼写形式上有的增加了字母,有的减少了字母,有的变化了字母。另外,满文只使用两种标点符号,v相当于逗号,相当于句号,而锡伯文则使用汉语的标点符号。解放后,锡伯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锡伯文是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法定文字,出版了锡伯文《察布查尔报》。在锡伯族小学里普遍开设锡伯文课,县教育局在进行锡伯文扫盲时,利用各种机会办好锡伯文补习班以及各种形式的学习锡伯文的夜校,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 达麻里

    见“达密里部”(734页)。

  • 阿吾勒

    哈萨克等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又译为阿乌尔、阿吾尔。指若干牧户组成的游牧群,后引申为“村庄”。既是氏族部落最基层组织,又是生产单位。与蒙古、柯尔克孜等族阿寅勒相似。一般由七八户至十几户牧民组成。解

  • 八鲁剌思

    蒙古尼伦诸总之一。又作巴鲁刺思、把鲁剌思,巴鲁刺。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巴鲁剌台后裔。相传其身材魁伟,食量过人,故名,后子孙遂以为氏。逐渐繁

  • 句町

    见“鉤町”(1881页)。

  • 阿察儿

    见“按札儿” (1622页)。 ②见“阿术鲁”(1202页)。

  • 布尔哈卫

    见“布儿哈卫”(469页)。

  • 马可思

    1245—1317元代景教徒。汪古部人。贝尼尔之子。至元十五年(1278),偕苏马从大都(今北京)出发,往耶路撒冷朝圣。途经霍山、宁夏、和阗、喀什噶尔、呼罗珊至巴格达。一度驻留于阿德比尔附近的圣马·米

  • 答里台

    蒙古乞颜部贵族。又译答力台、答里真。孛儿只斤氏。把儿坛之幼子,※成吉思汗之叔。以幼子承父业,主灶,故又称“答里台斡赤斤”,“斡赤斤”意为“灶君”。原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处。南宋乾道六年(1

  • 开空

    水族丧葬习俗。即第二次葬。第一次称※停棺待葬”。巫师依水书择定吉日,举行正式埋葬。丧家必备素食款待宾客。放鞭炮、设置歌堂、芦笙场。芦笙、芒筒、锁呐吹奏者们围圈跳舞。由一人手持一根用白鸡毛裹扎的竹竿,长

  • 民族同化

    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它是从民族产生以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的历史现象。民族同化可分为自然同化与强迫同化两种。自然同化是进步现象,而强迫同化则是一种民族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