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伯语

锡伯语

我国新疆境内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我国东北和新疆两个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已转用汉语、汉文;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仍使用本民族语言。从所记载的史料看,16世纪锡伯族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推断是女真语的一个方言。18世纪中叶锡伯族中的一部分人从东北迁徙新疆,这部分人说的话,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变化,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语言,也就是现今的锡伯语。锡伯语内部没有方言差别,但有土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4种土语,即以爱新舍利镇的乌珠牛录和依拉奇牛录为代表的土语区;孙扎奇牛录土语区;以伊车嘎善锡伯乡为代表的霍尔果斯土语区;哈拉哈巴克塔城土语区。锡伯语有8个单元音,18个复元音,其中3个撮口前元音是从书面语的复合元音演变来的,或是受后续音节中的展唇前元音的影响演变来的。口语的元音音位数多于书面语。非重读音节的元音在口语中有的弱化、有的脱落。有元音和谐律,但比较复杂。辅音有29个,有腭化辅音和唇化;辅音中的清擦音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或出现在带音辅音和两个元音之间,都读作相应的浊擦音。在语法方面,名词可以接复数、格、领属附加成分。名词有7个格,其中造一联合格所表示的工具意义是满语中没有的。名词有领属形式,这是通古斯语支语言有而满语支语言没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是只有人称领属形式,没有反身领属形式,第三人称领属形式使用普遍,第一、第二人称领属形式则很少使用。动词有态、体、时、式等语法范畴,但没有人称形式。在动词陈述式中有5种形式区分亲知口气和非亲知口气。状词非常丰富。句子结构成分的次序是主语在谓语前,从属成分在中心成分前。主从复句,从句在主句前。在从句中,一般都是由形动式动词和副动形式动词充当谓语。在词汇方面,锡伯语有相当数量的词与本语族其他语言的词同源。用派生法和合成法构成新词,并吸收了毗邻民族语言以丰富锡伯语。解放后利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创造一批新词术语。

猜你喜欢

  • 米兰古堡

    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75公里处。据考察系唐代吐蕃戍堡。略呈方形,周长260米。城垣为夯土建筑,四角有望楼。城内遍布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上刻圆形与水波形纹。碉堡、佛教寺基用土块建成。碉堡高约20米,底部

  • 多兰回子

    见“多伦人”(849页)。

  • 一齐额尔机爱惜喇喇哈番

    参见“一齐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2页)。

  • 契丹原字

    简称“原字”或“小原字”。组成契丹小字的最小读写单位。每个契丹小字分别由1至7个不等的原字组成。据现有资料统计,原字总数为510余个。参见“契丹文字”(1565页)。

  • 拔大何

    见“阿大何”(1199页)。

  • 达吉岗

    德昂语音译,意为“伙头”。旧时云南德昂族村社中管理公共事务者。多数已世袭,或由当地土司直接任免。负责村寨内外行政事务,诸如征收门户捐、派粮、征兵,管理村社土地出租,接收绝嗣和迁出户的土地,给新来户分配

  • 越质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越质”初为部落之号,后以为氏。原居于平襄(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晋太元十三年(388),越质叱黎为西秦乞伏国仁破于平襄,其子越质诘归、弟之子复半及部落5千余人被俘。降西

  • 金宝城

    唐代南诏城名。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于唐天宝十四年(755)所筑。属丽水节度使。旧址在今缅甸克钦邦密支那。

  • 孟特穆

    见“猛哥帖木儿”(2078页)。

  • 舍利乞乞仲象

    见“乞乞仲象”(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