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卡

阿卡

①水族地方治安联防组织。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时贵州三都县九阡及榕江县水尾等地水族29村寨,为保障地方安全,由寨老们协商建此组织以实行联防。制定“议公白告”之12条规定,刻石立碑以为凭证。碑中刻有惩处偷盗、抢劫、奸淫、烧杀等犯罪行为及奖励维护治安的条款。凡居民闻枪炮响或被喊声惊动,要立即携带枪刀标杆,踊跃杀敌,杀敌1人赏银41两,活捉1名偿银15两2钱,杀伤1名偿银3两6钱为定制。民国三十三年(1944)与三十七年(1948),分别三次组建。后由寨老改为保长主持。今已废。 ②族名。哈尼族他称,自称“毫尼”。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阿卡,普洱府属有之。道光《普洱府志》卷18光绪《普洱府志》卷46:阿卡,宁洱、思茅有之。道光《他郎厅志》:阿卡,“鲜入城市”。今仍分布于墨江、普洱、思茅、景谷、元江、镇沅、红河,绿春等县。当地傣族等曾以此名相呼,含有民族歧视性质,因“卡”的傣语意为“奴隶”。详见“哈尼族”(1633页)。

猜你喜欢

  • 阿卡

    ①水族地方治安联防组织。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时贵州三都县九阡及榕江县水尾等地水族29村寨,为保障地方安全,由寨老们协商建此组织以实行联防。制定“议公白告”之12条规定,刻石立碑以为凭证。碑中

  • 流动台站

    参见“地方台站”(678页)。

  • 阿哈玛特

    见“玛罕木特”(453页)。

  • 乌喇特后旗

    参见“乌喇特中旗”(349页)。

  • 克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怯烈、怯列、客列亦惕、克哩叶特等。《辽史》称阻卜或北阻卜。《史集》载,古代其王有7子,皮肤黝黑,故称“克烈”。后诸子各成部落,自立姓氏。一说属突厥语族;另说属于蒙古语族,《辍耕

  • 苏勒坦玛扎

    见“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扎”(1010页)。

  • 马宥

    清代文士、诗人。字书渊。江苏溧阳县人。回族。幼承父马世俊家学,博通古文,亦工诗。为文晓畅,诗爽朗有风格。著有《砚畴集》、《溧诗近选》。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伯答沙

    ?—1332元朝大臣。又译伯达沙。蒙古察哈札剌儿氏。也可札鲁花赤(大断事官)※忙哥撒儿孙,帖木儿不花子。幼入宿卫,为博尔赤(司膳)。历事成宗、武宗。由光禄少卿晋同知宣徽院事、宣徽院使,遥授左丞相。仁宗

  • 乃宁寺之战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下旬,英军侵入江孜后,力图攻取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乃宁寺。前线代本米林巴和民兵首领顿热娃指挥昌都、塔布和工布僧俗民兵800名,据寺抗击侵略军,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