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拉善额鲁特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相接;北越戈壁,和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部毗连。其众主要系和硕特拜巴噶斯、固始汗(顾实汗)后裔部属,另有少数准噶尔部楚琥尔乌巴什属下,故也称阿拉善和硕特。康熙二十五年(1688),固始汗之孙和罗理上书请求牧地,清廷命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右旗和磴口县境)游牧。二十八年(1689),拜巴噶斯之曾孙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死,其部众自玉门西布隆吉尔东入阿拉善境游牧。三十六年(1697),清廷将和罗理、阿拉布坦等部众合编为1旗8佐领,定名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以和罗理为札萨克,总理旗务。不设盟,直隶理藩院。雍正二年(1724),和罗理子额驸阿宝以功晋多罗郡王。乾隆三十一年(1765),孙罗卜藏多尔济晋和硕亲王。今内蒙古自治区设有阿拉善盟,统辖阿拉善左、右旗以及额济纳旗。

猜你喜欢

  • 曹毂

    ?—367晋代匈奴首领。又作曹谷。任右贤王。初附前秦苻坚。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与左贤王刘卫辰举兵反秦,率众2万攻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以南郡县,屯马兰山(今陕西铜川市北),为秦军败于同官川,

  • 体俄

    傈僳语音译,意为“家族”。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的社会基层组织。家族各有自己的姓氏,有的沿袭早期以动植物命名的氏族名称作为家族的称号,如泸水县六初罗、称戛、四排拉底等村仍以虎、熊、鱼、蜂、竹、麻等

  • 厄尔锥音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图什墨尔(执事官)。一作鄂勒哲依。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统治时,因不满其昏庸残暴,潜与噶尔丹策零婿赛音伯勒克等密谋,企图乘其外出时拥立喇嘛达尔札。事泄,为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擒执。衮布聚兵

  • 代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会中(1123—1135)太宗子完颜宗雅、皇统中(1141—1149)太祖孙完颜充先后受封。辽阳渤海人高桢,天眷中(1138—1140)亦以镇压奚、霫军民及警卫中京,进封代王。

  • 阿细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阿细或阿西。“阿细”原为部落首领,勇敢善战,因反抗明朝统治,被俘牺牲,本支遂以其名为部落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路南、丘北、罗平、武定、泸西、华宁等县及昆明市。有著名歌舞阿细跳月

  • 尼阿英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孟连县公良等地佤族村寨的母系氏族(家族)分支残余组织。村寨中的每个家庭分别属于不同的“尼阿英”,有公有的土地称“坤马”,头人称“奴木尼阿”,由妇女世袭担任。至解放时原始母系氏族(家

  •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宗科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哈尔噶斯拒从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佐领1。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跨柴达木河。

  • 噶尔汉

    ?—1688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纳喇氏。兵部尚书噶达浑之子。顺治十四年(1657),袭父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为王府长史。康熙九年(1670),任正红旗满洲都统。十四年(1675),授镇安将军,驻防河

  • 大化总归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 蒙古命名法

    蒙古人取名的习俗。新生婴儿出生,由父母命名,方法有多种,多取吉祥、美好之意,或以婴儿出生时发生的大事、新鲜事命名,如成吉思汗出生时,正值其父也速该战胜塔塔儿部,俘获其首领铁木真,遂取名铁木真,以志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