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番族章程
清朝律令。道光十八年(1838),为移住青海湖周围“番族”而制定。共8款:一、遵界址住牧,不准侵占别族地土。二、番民外出打牲,百户百长须严加管束。三、宜照现在清查户口住牧,不得再引玉树“番众”进驻。四、按年交清拖欠银两。五、依青海蒙古例,按季赴青海衙门领票易买粮茶。六、协同蒙古官兵防护游牧。七、凡住居蒙古界内“番众”,由蒙古郡王稽察。八、“番民”除按例贡马纳兵差外,蒙古郡王、章京、百户、百长不得苛派差徭,违者治罪。
清朝律令。道光十八年(1838),为移住青海湖周围“番族”而制定。共8款:一、遵界址住牧,不准侵占别族地土。二、番民外出打牲,百户百长须严加管束。三、宜照现在清查户口住牧,不得再引玉树“番众”进驻。四、按年交清拖欠银两。五、依青海蒙古例,按季赴青海衙门领票易买粮茶。六、协同蒙古官兵防护游牧。七、凡住居蒙古界内“番众”,由蒙古郡王稽察。八、“番民”除按例贡马纳兵差外,蒙古郡王、章京、百户、百长不得苛派差徭,违者治罪。
见“儋耳国”(2516页)。
※西羌的一支。居湟水流域。东汉章和元年(87),与烧何、当煎等羌解仇交质结盟,因护羌校尉张纡毒杀烧当羌首领迷吾,起兵支援迷吾子迷唐讨伐复仇。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积极参加。元初四年(11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康”。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
见“阿特沙尔”(1228页)。
见“赛里舍”(2468页)。
爵名。清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五,位
东汉至十六国时期匈奴诸部之一。因世居卢水(今青海西宁市西卢溪水),故名。游牧于张掖(今甘肃张掖)南至卢水一带,隶张掖属国都尉管辖。东汉初兴起,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破烧何羌比铜钳。永平十六年(公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皇统二年(1142)置,称陕西西路,后改庆原路。治所在庆阳(今甘肃省庆阳县)。辖庆阳府,邠州、泾州2节镇州,环、宁、原3刺史州。全路有县18、镇23、城2、堡4、寨22、边将营8。共
①辽封爵。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及耶律濬、耶律雅里(天祚次子,天祚奔夏,众推称帝,改元神历)先后受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太祖子完颜宗弼(本名兀术)、卫绍王子完颜从恪先后受封。 ③元封爵。为诸
鲜卑之一支。又作“百部”。因居白山而得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鲜卑有白部。后汉时鲜卑居白山者,最为强盛,后因曰白部。”驻牧于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东北。因白为素色,又号素和部。与铁弗匈奴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