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永昌

高永昌

?—1116

大渤海国创建者。渤海遗裔。先世为渤海国六右姓之一,渤海亡后,迁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仕辽,官至东京(今辽阳市)裨将(一作供奉官)。辽天祚帝于天庆五年(1115)募渤海士卒2000人屯白草谷,以其为裨将,防御女真人。乘女真阿骨打已称帝,辽不能支,遂萌建国称号之志。次年正月,邀东京城内10余青年,夜入留守府杀留守萧保先,逃出城。事发,辽户部使大公鼎、副留守高清臣滥杀无辜,人情怨愤,乘势率部下及渤海部众,入据东京城,自称大渤海皇帝(一作国号大元),建元隆基(一作应顺)。辽东50余州纷起响应。因颇有杀掠,奚人渡辽水西逃,渐失人心。与辽军30余战,皆不胜,退保东京城。为打破辽军围剿,闰正月使挞不野等向金太祖阿骨打求援。阿骨打以其僭大号,拒发兵,继以其表辞不逊,于四月命大将斡鲁统兵趋东京攻永昌。五月,金兵与辽军在沈州(今沈阳市)相遇,辽军大败,取沈州。闻讯,惧,遣使向阿骨打献金印、银牌,表示愿去名号,称藩。时有部下投金,谓此举乃缓师假降,斡鲁遂进围东京城。初战首山不利,率5000余骑逃奔长松岛,渤海人恩胜奴等执其妻子以城降。未几,为部下挞不野擒献斡鲁,被斩。起义失败,然为阿骨打尽取辽东州县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 笃其卓

    见“卓其笃”(1382页)。

  • 清平官

    唐代南诏职官称谓。为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王之下最高官阶。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凡置六人”;依《新唐书·南蛮传》,为3人,“官曰坦绰、曰布燮、曰久赞,谓之清平官,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宰相也。

  • 仡佬语

    我国仡佬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和毕节地区的某些县内;另外,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遵义专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以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也

  • 哥舒翰

    ?—757唐代著名蕃将。出身突骑施哥舒部,父哥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世居安西。天宝六年(747),御吐蕃有功,擢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八年(749),在青海积石

  • 拉祜语

    我国拉祜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孟连、西盟、耿马、景谷、双江、勐海等20多个县里。使用人口30多万。在境外,主要分布在缅甸(约15

  • 铁州

    渤海王国置。以其境内产铁得名。为中京显德府所领6州之一。下辖位城、河端、苍山、龙珍4县。州治在中京西南60华里处,故址因对中京所在认识不一,或说为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西稍偏南20里之獐项古城;一说为该

  • 三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之靥”,即“酒窝”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熙宗时左司郎中三合者,又有徒单三合、乌古论三合、黄掴三合等。

  • 摆曰

    见“巴岳特”(410页)。

  • 本义必用经

    蒙文史籍。音译《楚哈勒·赫热格勒格奇》。呼和浩特喇嘛学者锡埒图·固什·却日吉著。约成书于1587—1620年间。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佛陀生平及其学说,佛教学说史,佛教各支各派及其共同点。(2)宇宙

  • 教门三忠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