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纳许
唐代吐蕃早期之香雄王(古羊同国)。又称黎迷纳、黎嘎许。辖今阿里及藏北西南部地区,为当时12小邦之一,势力颇强。赞普松赞干布曾以妹赞蒙赛玛噶妻之,助其治理内务。在位期间,设官职、建军队、以本教治国,相传曾创“香雄文字”,对后来吐蕃政权的建设均有较大影响。恃强屡与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争战,后降服。及囊日松赞被毒身死后,复与诸小邦一起反叛。松赞干布赞普亦与之时有抗争,后松赞干布闻其妹受冷遇,遂择机发兵攻之。灭香雄,将其臣民收为吐蕃属民,该地成为吐蕃辖地,大约时在文成公主入藏后3年。
唐代吐蕃早期之香雄王(古羊同国)。又称黎迷纳、黎嘎许。辖今阿里及藏北西南部地区,为当时12小邦之一,势力颇强。赞普松赞干布曾以妹赞蒙赛玛噶妻之,助其治理内务。在位期间,设官职、建军队、以本教治国,相传曾创“香雄文字”,对后来吐蕃政权的建设均有较大影响。恃强屡与松赞干布之父囊日松赞争战,后降服。及囊日松赞被毒身死后,复与诸小邦一起反叛。松赞干布赞普亦与之时有抗争,后松赞干布闻其妹受冷遇,遂择机发兵攻之。灭香雄,将其臣民收为吐蕃属民,该地成为吐蕃辖地,大约时在文成公主入藏后3年。
蒙医提倡的传统疗法之一。始见录于元太医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此书总结蒙古族及其他民族饮食经验,对于如何择食养生、治疗疾病,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及解毒,皆有论述。至18世纪,益希班觉著※《甘露之泉
书名,元代地理志名著。原作者为都实,有汉文本及藏文本并附图说,今已不存。元世祖以论黄河之源者皆以汉代张骞、唐代刘元鼎之说为据,然2人皆未直抵其源而究其极,河源地属吐蕃等处,以都实曾3入吐蕃,兼通诸国语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土拉河,东至乌克库木尔,西至拜图接本部中右旗,南至布蕴奎接军台,北至车根察罕诺尔。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五十八年(1719)原协理旗务之辰丕勒多尔济随哲布尊丹巴入觐,请
?—1420明代天文学家。字德全,应天府金陵(今南京)人。回族。原本西域撒马尔罕人。明洪武二年(1369),入中国落籍於此。精天文历算,授钦天监刻漏科博士,掌钦天监事。给房一所,后舍为寺。卒,命世袭其
佤语、拉祐语音译。意为“富有者”。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原始公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富裕阶层。占有较多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但不是所有富裕户都是“珠米”,必须出资先剽相当数量的牛以后,才能得到群众公认。除本人
?—1255西辽及元朝将领。虎思斡耳朵人。初为西辽末主直鲁古近侍,后任虎思斡耳朵所属可散城之八思哈(镇守官)。元太祖十三年(1218),率众降蒙,为先锋,从蒙将哲别追击西辽帝屈出律,斩首以献。继降可失
清代新疆阿克苏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阿克苏。三十二年(1767)并归乌什,改置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复旧制。衙署置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5员、书识5员,分管印房、粮饷
见“乌兰古木”(341页)。
1754—1835清朝大臣、学者。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字湘甫。翻译生员出身。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军机章京。后擢内阁学士、副都统。五十年(1785),以办事大臣赴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管
碑铭。清宣统三年(1911)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出土,后移置乌鲁木齐。1928年至1944年间遗失。《新疆图志》金石录收有录文,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收到募本和校记。麹斌系高昌王族,任高昌宁朝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