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童保
明正德年间苗民暴动首领。铜仁(今贵州铜仁)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龙麻阳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龙真支援,抗击明军。后遭明官兵镇压,历三年,与龙童保据守天生崖及六美山抗敌。八年,被明军俘获,遇害。
明正德年间苗民暴动首领。铜仁(今贵州铜仁)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龙麻阳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龙真支援,抗击明军。后遭明官兵镇压,历三年,与龙童保据守天生崖及六美山抗敌。八年,被明军俘获,遇害。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承德避暑山庄东北山麓寺庙群总称。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陆续修建。原有寺庙12座。即※溥仁寺、※溥善寺(已不存)、※普乐寺、安远庙(伊犁庙)、广缘寺(已不存)、※普宁寺、普佑
藏语音译。解放前四川阿坝卓克基藏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又称“克尔米”,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来源于孤儿或因家贫被卖为奴者,亦有与“家人”结婚降为此等级者。世代为奴,无任何私
《新唐书》、胡蔚《南诏野史》作此名,系为解决《新唐书·南诏传》所记矛盾而加“炎”字。仍不合情理。如把“炎”字加在中间作罗炎晟,则与父子连名贯通。参见“逻盛”(2062页)。
古地名。在今甘肃天水县东、清水县南。春秋战国时为绵诸戎所居。秦向西扩张,降其众,设道以统治之。东汉省,魏改为县。
明代西蒙古法规。亦称《旧卫拉特法典》,以别于1640年的《蒙古卫拉特法典》(《察津毕其格》)。法典全文已失传,现仅存8个片断,载帕拉斯《蒙古民族历史资料集》。据其内容,史界一般认为制订于瓦剌四部(即四
见“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935页)。
蒙古语音译。又作“贵由赤”、“桂齐”。《元史语解》释为“善跑人”。《南村辍耕录》称:“贵由赤者,快行是也”。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据《南村辍耕录》,元廷每年在大都(今北京)或上都(
民族迁徙事件。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771、1、5),居住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人民,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侵略与压迫,在渥巴锡汗率领下东归祖国。随从东徙者有33361户,168000余
见“处木昆律部”(5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