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通

李通

代宗子。大历时封恭王。(,参见《新唐书》)


【生卒】:?——1161

因善媚言,得宠于海陵王,官运通达,权倾内外,由右司郎中除吏部尚书,迁参知政事。迎合海陵王伐宋之意,迁尚书右丞。正隆六年(1161)伐宋,授左领军副大都督,实具全权。海陵南下,征兵掠马,扰乱百姓,叛乱纷起。渡江失利,世宗即位东京,完颜元宜叛,杀海陵。以通为南伐主谋,众所共恶,捕杀之。大定二年(1162),诏削官爵,人心大快。


字文达,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义军。后归曹操,拜振威中郎将,助操破张绣之军。官渡之战初,曹弱袁强,他不受袁绍官职,斩绍使者送操,被任为汝南太守,年四十二卒。魏文帝时谥刚侯。


【介绍】:

金栾城人,字平甫。号寄庵老人。章宗明昌二年进士,有能声。南渡授东平府治中。致仕居钧台。工诗。画山水龙虎入妙品。卒年六十七


【生卒】:?—1161

【介绍】:

金人。海陵王亲信。累拜参知政事。与群小盛谈江南富庶,海陵用为谋主,兴兵攻江南。后与海陵同被杀。


【生卒】:?—784

【介绍】:

唐宗室后裔。肃宗乾元初,官左金吾卫将军。二年,回纥毗伽阙可汗死,以通试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充吊祭使。德宗建中元年,自右金吾大将军出为黔中经略使。次年,代归。朱泚反,受伪署。乱平,伏诛。


【生卒】:约178—约219

【介绍】:

三国魏江夏平春人,字文达。东汉末起兵,献帝建安初,举众归曹操,拜振威中郎将。从征张绣,大破之,拜裨将军。官渡之战,略定淮、汝之地,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建安十四年,曹仁为刘备、周瑜包围于江陵,率军救之,勇冠诸将。卒谥刚。


【生卒】:?—42

【介绍】:

东汉南阳宛人,字次元,一作文元。李守子。初仕王莽,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及绿林军起,宣称“刘氏当兴,李氏为辅”,与刘秀定计举兵。刘玄更始时任大将军,封西平王。娶秀妹伯姬。光武即位,为卫尉,封固始侯,后拜大司农,居守京师。旋为前将军,破公孙述等。位至大司空。卒谥恭。


【生卒】:?-42

字次元,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大商人。初为五威将军从事,新莽末助刘秀兄弟起兵,更始帝时期官至大将军,封西平王。刘秀称帝后,官拜大司农,常委以留守京师之责,官至大司空。为人谦恭,屡求退职,每受优遇,封其子雄为召陵侯。死后谥恭侯。(三,)


【生卒】:?—42

【介绍】:

东汉南阳宛人,字次元,一作文元。李守子。初仕王莽,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及绿林军起,宣称“刘氏当兴,李氏为辅”,与刘秀定计举兵。刘玄更始时任大将军,封西平王。娶秀妹伯姬。光武即位,为卫尉,封固始侯,后拜大司农,居守京师。旋为前将军,破公孙述等。位至大司空。卒谥恭。


猜你喜欢

  • 方庶

    【介绍】:清浙江遂安人,字以蕃,号砚樵。所画山水,有荆浩、关仝遗意。好游,每采药瀛山宝石间,经旬不返。有《砚樵集》。

  • 谷从政

    【介绍】:唐魏州昌乐人。谷崇义子。略涉儒学,有风操。事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历定州刺史,封清江郡王。及宝臣子惟岳知节度事,与田悦谋拒帝命,从政谏不纳,遂称疾不出。惟岳亲信王他奴等疑其怨望,日伺之。从政惧

  • 艾钦文

    【介绍】:宋润州丹徒人。通医术。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大疫流行,其视证得症结所在,遂置锜釜煮药于庭,救活者不可胜计。平生治病救人事甚多。

  • 董僧慧

    【介绍】:南朝齐丹阳姑孰人。好读书,甚骁果,慷慨有节义。以参与晋安王萧子懋讨君侧事,被执。请待子懋大敛毕就刑,明帝义而赦之。后见子懋子萧昭基所遗书及钱,悲恸而卒。

  • 杨复恭

    【生卒】:?—894【介绍】:唐闽人,字子恪。本姓林。宦官杨玄翼养子,杨复光从兄。略涉学术,监诸镇兵。因参与镇压庞勋,自河阳监军入为宣徽使,擢枢密使。忤田令孜,下迁飞龙使。黄巢入长安,僖宗出居兴元,复

  • 程昉

    开封(今属河南)人。以小黄门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熙宁初,为河北屯田都监。黄河决口,疏二股河,堵塞决口,以功迁宫苑副使。又塞漳河,造舟于洺州,兼外都水丞。奉诏筹划水利事宜,多次掌理疏浚河道,填塞决口,制

  • 杨思玄

    恭仁侄,高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国子祭酒。

  • 上官恢

    【介绍】:宋邵武人,字闳中。上官均从子。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授潮州司户。徽宗崇宁五年知深州,改南剑州,政尚宽和。移知徽州,专务仁爱,吏民怀服。晚奉祠里居,胡安国以恢与杨时并荐,官至中大夫。

  • 陈希烈

    【生卒】:?—757【介绍】:唐宋州人。精玄学,工文章。玄宗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由其助成之。迁门下侍郎。李林甫以其柔易,引为宰相。林甫死

  • 拓跋那

    拓跋孤玄孙。袭封为高凉王。勇猛善战,拓跋焘末年坐事被杀。(,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