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
【生卒】:1032—1085
【介绍】:
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间进士。调鄠县、上元主簿。神宗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数为神宗召见,常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进说。后与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签书镇宁军判官,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卒。宁宗嘉定中谥“纯”。早年与弟程颐同受业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学说以“天理”为自然界与社会之最高原则,“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于伦理则为“三纲五常”。其言论著作,后人编有《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生卒】:1032——1085
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今江苏溧水)人,徙居洛阳。举进士,调上元主簿。熙宁初,迁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扶沟县,坐事责监汝州*酒税。与弟颐皆就学于周敦颐。颢认为“理”是万物之本原,“穷理”即是探明人类社会之理。提出“格物”、“致知”,要求人们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还以为“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与弟颐言论及著作为后人编成《二程全书》。年五十四而卒,嘉定中,谥纯公。淳祐初,封河南伯。
【生卒】:1032—1085
【介绍】:
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间进士。调鄠县、上元主簿。神宗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数为神宗召见,常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进说。后与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签书镇宁军判官,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卒。宁宗嘉定中谥“纯”。早年与弟程颐同受业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学说以“天理”为自然界与社会之最高原则,“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于伦理则为“三纲五常”。其言论著作,后人编有《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
【生卒】:1032——1085
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今江苏溧水)人,徙居洛阳。举进士,调上元主簿。熙宁初,迁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扶沟县,坐事责监汝州*酒税。与弟颐皆就学于周敦颐。颢认为“理”是万物之本原,“穷理”即是探明人类社会之理。提出“格物”、“致知”,要求人们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还以为“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与弟颐言论及著作为后人编成《二程全书》。年五十四而卒,嘉定中,谥纯公。淳祐初,封河南伯。
【生卒】:1032—1085
【介绍】:
宋洛阳人,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珦子。仁宗嘉祐间进士。调鄠县、上元主簿。神宗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数为神宗召见,常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进说。后与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签书镇宁军判官,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卒。宁宗嘉定中谥“纯”。早年与弟程颐同受业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理学奠基人。其学说以“天理”为自然界与社会之最高原则,“天”即“理”即“心”,“天人本无二”,于伦理则为“三纲五常”。其言论著作,后人编有《遗书》、《文集》、《经说》等,收入《二程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