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章惇

章惇

【生卒】:1035——1105

字子厚,祖籍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举进士,调商洛令,与苏轼游。熙宁初,王安石喜得其才,擢编修三司条例官。元丰三年(1080),拜参知政事。哲宗初即位,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争论免役法不可废除于宣仁太后帘前,触怒宣仁太后,刘挚苏辙等交章奏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倡“绍述”之说,重用蔡卞蔡京等,实行新法,、报复仇怨,兴同文馆狱,穷治元祐党人,哲宗反对,才未能株连甚众。极力反对归还西夏城寨,断绝岁赐,推行浅攻之策,进筑汝遮等城,宋、夏之战复起。哲宗死,徽宗立,贬武昌军节度副使,安置潭州,徙睦州,卒。政和中,追赠观文殿大学士。


【生卒】:1035—1106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州、湖州。


【生卒】:1035—1106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州、湖州。


【生卒】:1035—1106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州、湖州。


猜你喜欢

  • 王会汾

    【生卒】:1704—1764【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荪服,号晋川。乾隆二年进士,历任吏部侍郎、大理寺卿。有《梁溪集》。

  • 柳庆

    【生卒】:517—566【介绍】:北周河东解人,字更兴。柳僧习子。幼聪明,博涉群书,好饮酒,娴于占对。起家奉朝请。及入关,事宇文泰,为相府东阁祭酒。累官尚书都兵兼雍州别驾,治狱明察,不避权贵。北周孝闵

  • 朱瑾

    朱瑄从父弟。唐僖宗时,借通婚之名袭杀兖州节度使齐克让,遂自称留后。又与朱温同讨秦宗权,被任为兖州节度使,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首领。后与朱瑄共讨朱温,兵败后南投淮南杨行密,被任为徐州节度使,常率军北攻徐、

  • 邓藩锡

    【生卒】:?——1642字晋伯,金坛(今属江苏)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历南京兵部主事、兖州知府。清兵陷城,被俘,不屈死。赠太仆少卿。【生卒】:?—1643【介绍】: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晋伯。崇祯

  • 王瑸

    【介绍】:清江苏镇洋人,字昆霞。王时敏曾孙。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吏部郎中。画承家法。有《晚香书屋诗稿》。

  • 李用谦

    【介绍】:宋滕州滕县人。高宗绍兴间进士。幼警敏,博通经典。为秘书郎兼崇正殿说书。历侍御史、左司谏,皆有直名。尝上疏论十六事,切当时利病。累官祭酒。学行为时所宗。

  • 康履

    【生卒】:?—1129【介绍】:宋人。初为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高宗即位,恃宠用事,妄作威福,凌忽诸将。迁内侍省押班、金州观察使。扬州失守,从高宗南逃至杭州。苗傅、刘正彦兵变时被杀。后谥荣节。

  • 陈颀

    【生卒】:1414—1487【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之。景泰中以春秋领乡荐,授开封府武阳县训导。中年致仕。博学工诗文,清修介特,名重于时。少通医,及老,亦赖以自给。有《味芝居士集》、《閒中今古录

  • 周安节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承五。诸生。乾隆间供奉内廷。画花卉疏淡可爱,兼能诗。

  • 令狐运

    彰子。为东都留守将,受诬抢劫绢布,被流放归州。(,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