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全五代诗

全五代诗

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巴蜀书社199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上、下册,130万字。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又字赞庵、鹤洲,号雨村,又号童山蠢翁,清绵州罗江县(今四川德阳罗江镇)人。他于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三年正月,积三年之功,从近300种典籍中,辑录了五代十国五十余年间成集的或零散的诗歌及韵文,编成90卷的《全五代诗》,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印,这就是最早的“乾隆本”。其后又有其从弟李鼎元的重校本,就是“嘉庆本”。道光年间,又经李鼎元及其子李朝夔重新校勘,并补刻了十卷,成百卷道光补勘本。最后,又有光绪七年(1881)广汉刻印的光绪本。光绪本除了正文诗100卷外,书前还有序言、凡例、编引书目、五代帝王庙谥年讳谱(附十国),书后有附录、补遗等。点校本即以光绪本为底本,并参校诸本,是目前最完备的《全五代诗》本。本书以五代十国的朝代国别分卷,依次为梁8卷、唐2卷、晋2卷、汉2卷、周3卷、吴6卷、南唐16卷、前蜀17卷、后蜀4卷、南汉1卷、楚4卷、吴越9卷、闽13卷、荆南12卷、北汉1卷。朝代国别之下,又按作者官爵、隐逸、道释等身份为序编排。同一作者,其诗则按乐府、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七排五绝、六绝、七绝等诗体编排。每位作者均附有小传。诗中偶有笺注,多取自《五代诗话》。

总集。清李调元编。九十卷。编者认为五代诗有可观,当独立成编,故以三年功力,检阅群书,有五代诗辄录之,断章摘句无不收入,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全书按五代十国国别分卷;朝代国别之下,按作者官爵、身份为序;作者名下有小传,并附有关诗话、轶事、品评等,其诗则按体排列,并有少数笺注。虽收录稍滥,偶有遗漏,但取材丰富,资料详赡,不失为五代诗仅有的较好辑本。有乾隆初刊《函海》本。道光五年(1825),调元子增补析为一百卷,另附“补遗”一卷,为道光《函海》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之排印。

猜你喜欢

  •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

    【介绍】: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句。诛求,征求,索取。糠籺(hé何),粗糙的食物。籺,麦糠中的粗屑。窄,贫乏不足。二句反映了乱世之中,官府愈加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粗糠都吃不上。

  • 郑畋

    【生卒】:825~883,或824~882,或谓886卒【介绍】:字台文,行大,荥阳(今属河南)人。会昌二年(842)进士。曾为中书舍人、梧州刺史。僖宗时入相,旋以议黄巢事罢相,中和元年(881)再度

  • 踏龙尾

    龙尾,唐代朝堂含元殿侧的走道,朝官上朝时行于其上。诗文中多以“踏龙尾”谓身居高官,受皇帝的器重。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终南晓望踏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

  • 同谷子

    【介绍】:唐代文学家。姓名、生卒年、籍贯不详。隐居成州同谷山,因称同谷子。天复中,至凤翔行在诣昭宗,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之事,叙四方治乱之源。又说褒姒惑君之事,何皇后忌而谋诛之,遂亡去。后以朱全忠迁昭

  • 寄胡居士

    【介绍】:司空曙作。居士,对未做官的人的称谓。诗人目睹春景而忆及别离在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胡居士的思念关切之情和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行文腾挪变化,语意空灵含蓄,令人味之无穷。

  • 钱元㺷

    【生卒】:?—937【介绍】:一作钱元球、钱传球。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武肃王钱镠子。曾任镇海军节度副使、静海军节度使、中书令等职。封大彭县侯、扶南侯。天福二年(937)三月,被弟文穆王钱元瓘

  • 一枝桂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以“一枝桂”谓科举及第或受人举荐。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芸赴举入京》:“

  • 樊晦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时擢书判拔萃科。《全唐文》存文三篇。事迹见所附小传。

  • 开元宫人

    【介绍】:姓名不详,开元中人。《全唐诗》载其《袍中诗》1首。

  • 挠挑

    循环,周游。吴筠《游仙二十四首》之二十二:“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