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容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后因以“剑三千”泛指勇士或军士。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
周代时偃姓诸国。在今安徽省六安、舒城一带。司空曙《送永阳崔明府》:“古国群舒地,前当桐柏关。”
《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儹。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用为得子的征兆。元稹《感逝》:“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后因以“浴日”谓日初升。杨巨源《寄昭应王丞》:“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见“水部”。
西汉任立政奉旨出使匈奴招李陵回,因单于在场,不得语,数次晃其刀环(谐“还”音),暗示他。事见《汉书·李广传》。后遂用为思归、盼归之典。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曾种千棵橘树,称为“千头木奴”,留给其子,以供生计。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木奴”指橘树。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犹其奈。无奈;怎奈。姚合《咏雪》:“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本义为“这东西”。阿堵,六朝口语,犹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载:王夷甫雅尚玄远,口未尝言钱。其妻令婢以钱绕床试之。晨起见钱阻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遂以“阿堵物”为钱的代称。寒山《诗三
近体诗格律上的一种禁忌。指在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除最末一字为韵脚押平韵外,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均不得由平变仄,如由平变仄,则诗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声字,称犯孤平。近体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