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代文选学

唐代文选学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撰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编了从先秦到梁初七、八百年间各体文学的代表作品,收录精粹,影响深远。隋唐以来,对《文选》的研究成为一种专门学问——《文选》学,简称《选》学。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者,惟有《选》学和研究《红楼梦》的《红》学而已(见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1401页)。

文选》学的第一部专著,是隋代萧该的《文选音义》。萧该是萧统从父兄弟之子,研习《文选》是其家学。《文选音义》已佚,仅有数语存于《思玄赋》及《离骚》的旧注中。

文选》学的名称从唐代的曹宪开始。据刘肃大唐新语·著述》记载:“江淮间,为《文选》学者起自江都曹宪。……(宪)撰《文选音义》十卷……其后句容许淹、江夏李善公孙罗(此脱“江都”二字)相继以《文选》教授。”这是有关《文选》学的最早记载,《旧唐书》之《儒学传》、《文苑传》,《新唐书》之《儒学传》、《文艺传》记曹宪、李善等人教授《文选》事,大体本之于此。曹宪的《文选音义》十卷,曾名重一时,但早已亡佚。曹宪的弟子许淹,润州句容人,小时曾出家为僧,两《唐志》称为道淹。许淹学问博洽,尤精于训诂,他撰写的《文选音义》十卷,两《唐志》著录,也已亡佚。曹宪的另一弟子公孙罗,江都人。据两《唐志》记载,公孙罗著有《文选注》六十卷及《文选音义》十卷。日本藤原佐世《见在书目》有《文选音决》十卷,《文选钞》六十九卷,均为公孙罗撰。日本所传《文选集注》一百二十卷本,现存二十三卷,其书除全载李善注及五臣注外,又有《文选钞》、《文选音决》及陆善经注三种。《文选集注》编者不详,可能即日本人所辑。所引《音决》及《钞》,古钞卷子本的旁注标记亦同。《钞》即两《唐志》的六十卷本,《音决》即两《唐志》的《音义》。但《见在书目》称《文选钞》六十九卷,与两《唐志》不同。

曹宪弟子,当以李善最为突出。唐代作家均重《文选》,朝野上下好《文选》之学成风。李善精于《选》学,著有《文选注》六十卷及《文选辨惑》十卷,后者已亡佚。李善学识渊博,注释《文选》,用力极勤,引用的书籍多达一千七百多种。显庆三年(658),李善表上《文选注》,上元元年(674)后,李善在汴、郑间传授《选》学,对原写的注文曾多次增订,故《文选注》有数种不同本子传世。李善注旁征博引、体例严谨,集隋唐《选》学之大成。它所引用的大量已散佚的古籍,可供后人考订辑佚之用。此后的《文选》学,实际上是《文选》李善注之学,它至少包括用李善注来研究古籍整理的《文选》文献学、用李善注来理解古代典籍声韵训诂的《文选》小学及用李善注来研究《文选》文学创作规律的《文选》文艺学。

李善表上《文选注》后六十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五臣集注文选》。五臣,即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吕延祚《进〈五臣集注文选)表》认为,李注过为迂繁,不解文义,故重新作注。五臣才疏学浅,其注文虽在疏通文义上间有可取之处,但谬误百出。唐人如丘光庭,宋人如苏轼、洪迈、姚宽等,无不斥五臣、尊李善。宋时,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刊为“六臣注”,“六臣注”虽包括李善注在内,却往往以五臣注淆乱李注。

据《大唐新语·著述》记载,开元中,中书令萧嵩因《文选》为先代旧业,奏请王智明、李玄成、陈居等人为之作注。王智明等学识浅薄,注释未成。萧嵩奏请从事注释的人,还有陆善经。陆注《文选》虽未见史志,但日本传抄本《文选集注》中,多引陆注,杨守敬所抄古卷子本,首卷眉端也录有陆说,可见当时确有成书,但后世已湮没。《玉海》五十四引《集贤注记》也载有陆善经注《文选》事。

五臣、萧嵩、陆善经等注释《文选》,均在开元年间,当时诗人辈出,号称“盛唐”,举国上下,甚至远至边陲之地,都诵习《文选》。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后,向朝廷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随日本遣唐使东渡的唐人,将《文选》传至日本。开元、天宝以来,《文选》盛极一时,与儒家经典并重,相传为当时士人求学时携带的“十袟文书”之一,而一般文章之士对《文选》诵习的勤奋,甚至超过经史诸子。宋以后《选》学的研习以及清代《选》学的大盛,其源均出于唐五代。

现存最早的《文选》李善注是敦煌石室所藏残帙,已知最早的刻本是宋景德四年(1007)校刻和天圣七年(1029)重刻本。景德本已毁于火,天圣中重刻的递修本今存二十一卷,藏国家图书馆。现存《文选》李善注六十卷刻本全帙,以淳熙八年(1181)尤袤池阳郡斋(今江西贵池)刻本为最早。清嘉庆十四年(1809)胡克家据此本重刻,世称“胡刻”。胡刻的翻版和影印本不计其数。胡刻有脱误,中华书局已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尤刻原本影印行世。五臣注三十卷初刻约在五代前蜀时,宋杭州刻本尚存第三十卷一卷,今藏国家图书馆。六臣注六十卷本以宋代蜀中裴宅刊印者为第一刻,今存绍兴二十八年(1158)明州刻本(日本有影印本)和出于赣州刻本系统的残宋本(《四部丛刊》影印)。今人周勋初整理《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二〇〇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猜你喜欢

  • 天然

    ①自然生成的非人工的。杜甫《白小》:“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②指人或事物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南野逢田客

    【介绍】:杨发作。一作储光羲作,见储《田家即事》。

  • 丙吉问牛

    丙吉,西汉鲁国人,字少卿。武帝时为狱吏,霍光执政后,入为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后代魏相为丞相,为宣帝中兴时的贤相。丙吉为相识大体,百姓有斗殴致死者,见而不问,见人逐牛而牛喘气吐舌,则问牛所行路程的长短

  • 埋头

    形容专心一意。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八九:“汝为埋头痴兀兀,爱向无明罗刹窟。”齐己《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埋头逐小利,没脚拖长裾。”

  • 白居易年谱

    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21.4万字。该书为著者多年笺校《白氏长庆集》所积累的成果之一。除了对白氏生平、诗文的编年考释,尤精于白氏人事交游的考征,纠正前人旧谱错误,发明良多。年谱博引旁

  • 卢藏用

    【生卒】:661?—713?【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排行二。少以辞学著称。初举进士,不调,隐居于终南、少室二山,而心冀征召,时人称为“随驾隐士”。武后长安中,召授左拾遗

  • 桥陵

    ①指黄帝陵。因其葬于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故称。参见“桥山”。②唐睿宗陵墓。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丰山。睿宗入葬后,曾改县名为奉先县。杜甫有《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 曹松

    【生卒】:830?—?【介绍】:字梦微,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昭宗光化四年(901)进士及第,时年已逾七十,当年尚有王希羽、刘象等四人同时登第,皆年迈,时人号“五老榜”。授松校书郎。其诗多行旅感怀之作

  • 张连

    【介绍】:五代时人,曾任闽太常博士。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享太庙乐章2首。

  • 忆东山二首

    【介绍】:李白作。东山,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为晋太傅谢安所居之地,一名谢公山。李白一生倾慕谢安,谢安高卧的东山,是他向往的出处和归宿之地。其一将谢安的东山写得花团锦簇,白云明月,一片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