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塞下曲四首

塞下曲四首

【介绍】:

①(全)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前漫游西北时作。《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曲,属《横吹曲辞》,为唐新乐府辞。有的本子作《塞上曲》,第二首,一本题作《望临洮》。诗写边塞征战之事。前二首写得尤其好。第一首前四句极写边地之寒苦萧条,后四句用对比手法,批评“游侠儿”的恃勇骄纵,赞扬“幽并客”的战死沙场。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渲染,正是为了突出幽并健儿以身许国的忠勇。第二首追忆开元二年(714)薛讷大破吐蕃事,格古气雄,读来悲壮苍凉,但不衰飒,更不消极悲观。②(全)常建作。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不断发动开边战争因而边疆地区连年征战,不得安宁。这组诗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正反两个方面作了纵向比较,态度鲜明地表示了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张。第一首热情歌颂了汉武帝时与乌孙通好,化干戈为玉帛,和睦相处,天下太平的盛况。第二首写自明君祠北望,一片髑髅遍地、阴森恐怖的惨象,表现战争造成的严重祸害。第三首言边将无能,即使连年劳师远征,士卒也只能徒作冤死之鬼。第四首写昭君墓之孤寂荒凉,喻唐王朝放弃睦邻政策,有违昭君出塞之初衷。贺裳评第一首曰:“唐三百年,《塞下曲》佳者多矣,昌明博大,无如此篇,出自幽纡之笔,故为尤奇。”(《载酒园诗话》又编)③(全)李益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这组诗均写出征塞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第一首写边塞的奇丽风光和驻边将士的骁勇善战;第二首凭吊秦汉遗迹,慨叹古往今来烽烟迭起征战不已;第三首以前代忠臣义士作比,抒写汉族军民在胡敌侵扰掳掠下坚贞不屈、赤心向国的精神;第四首表达大唐将士慷慨赴边、立功沙场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铿锵,气势雄壮,境界壮阔,内涵浑厚。

猜你喜欢

  • 钟簵

    【介绍】:见钟辂。

  • 发空函

    晋代桓温欲以殷浩为尚书令,写信告诉了他。殷浩得信,欣喜异常,将作回信,恐有错失,犹豫不决,结果将空函寄了去。桓温十分恼怒,与殷浩断绝了关系。见《晋书·殷浩传》。后因以“发空函”谓为谋官职而患得患失。许

  • 潭府

    ①潭州州治,即今湖南省长沙市。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②韩愈《符读书城南》:“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后因以“潭府”称美他人的宅院。参见“潭潭”。

  • 赋得体

    见“试帖诗”。

  • 刘鲁风

    【介绍】:唐代诗人。风,一作封。生卒年、籍贯不详。会昌二年、三年(842、843)间,投谒江州刺史张又新,为守门人所阻,因赋诗泄愤。张览诗,纳为门生。《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介绍】: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诗句。从听觉、视觉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象。以“满”形容流莺之多、鸣声之繁,以“积”形容春草之密、芳香之浓,均极生动传神,尤见作者锤字炼句之功力。两句为白居

  • 项斯诗集

    诗集。唐项斯撰。项集最早见于五代张洎《项斯诗集序》,但该序未说明诗数、卷帙。《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项斯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作《项斯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同于《新唐书》。《唐才子传

  • 玄晏

    【生卒】:743—80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李。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原籍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李邕孙。至德元年(756),出家于鄂州开元寺。曾作诗一首,思致高拔,受刘长卿嗟赏,遂热心于赋咏

  • 法云地

    佛教指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因其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故称。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

  • 韦添

    【介绍】:五代时人,曾仕闽为中书吏。《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