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孟郊

孟郊

【生卒】:751—814

【介绍】:

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少隐嵩山,称处士。屡试不第,贞元十二年(796)中进士,四年后方调溧阳尉,又四年辞官家居。元和元年(806)冬,郑馀庆河南尹兼水陆运使,奏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后郑馀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召郊为其节度参谋,试大理评事。郊携妻赴任,途中暴病卒。友人私谥“贞曜先生”。新、旧《唐书》有传。孟郊潦倒一生,但颇有诗名,时与韩愈并称“韩孟”。为诗刻意苦吟,思苦奇涩,韩愈称其“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贞曜先生墓志铭》)所以苏轼称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其二)并将他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稍寓贬意。而张戒则曰:“世以配贾岛,而鄙其寒苦,盖未之察也。郊之诗,寒苦则信矣,然其格致高古,词意精确,其才亦岂可易得!”(《岁寒堂诗话》卷上)差近公允。郊诗今存500余首,《全唐诗》编为10卷。有《孟东野诗集》传世。

【生卒】:751—814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郡望平昌(今属山东)。其父天宝中为昆山(今属江苏)尉,孟郊生于该地。六、七岁即以天资颖异见称。早年曾隐居于嵩山。大历九年(774)前后曾在湖州参与皎然陆羽等人的“诗会”。建中年间,北游河阳等地,遭遇藩镇叛乱,作《感怀》等抒发忧愤。贞元六年(790)前后,侨寓苏州,上诗刺史韦应物。贞元七年(791),在湖州举乡贡进士,赴长安应试。虽得古文李观上书荐于知贡举陆贽的助手梁肃,仍未能及第。韩愈有《孟生诗》送其东归。贞元九年(793)再入长安应试,仍不第,遂游朔方等地后南归。贞元十一年(795)三入长安应试。明年进士及第,作《登科后》抒得意之情。后入宣武行军司马陆长源幕,曾与韩愈、李翱等作《远游联句》,传为佳话(此次联句,一说在贞元九年)。贞元十六年(800),释褐为溧阳尉,韩愈有《送孟东野序》。在任不理公务,县令分其半俸另委他人代行其事。贞元二十年(804)辞官。元和元年(806)侨寓长安,与韩愈同作《城南联句》等,为世所称。入河南水陆转运使郑馀庆幕,为转运判官,试协律郎。后以丁母忧去职。元和九年(814),郑馀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孟郊被辟为节度参谋,试大理评事,由洛阳赴任途中,因暴疾卒。友人张籍等私谥为贞曜先生。世称孟协律。与韩愈等交往甚厚,深为韩所心折。二人共同开创了韩孟诗派。而孟以苦吟著称,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之为“清奇僻苦主”,金代元好问则呼之为“诗囚”。论诗崇尚古雅,推重《诗经》以来的“大雅”、“正声”,作诗亦多致力于古体,尤长于五古,集中近体诗甚少。所作多乐府、咏怀、游适、寄送、酬赠等类。《古怨》、《湘怨月》、《出门行》、《伤时》等,嗟伤贫贱失意,抨击险恶世道和污浊世风。《征妇怨》、《感时》、《伤春》等,揭露藩镇叛乱的罪恶,表达平定叛乱的愿望。《织女词》、《寒地百姓吟》、《长安早春》等,关怀百姓疾苦,感慨贫富对立。《游子吟》、《怨诗》、《结爱》、《杏殇》等,抒写亲子间的骨肉深情和夫妻间的坚贞爱情。这些诗都满怀深挚强烈的感情,特别是痛苦不平的感情,大多有较为丰富的现实内容。即使描写山水风光的作品,如《石淙》、《与王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等,也富有感情色彩。艺术上,孟诗以生新瘦硬、奇险独造为主要特色,其诗与贾岛齐名。苏轼评为“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又讥其诗为“寒虫号”(《读孟郊诗》)。但也有素淡自然、凝练淳厚的作品。二者都体现了精思苦炼的特点。韩愈评其诗:“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搯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这对于纠正大历诗歌流于平庸圆熟的诗风有一定作用。有《孟郊诗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为十卷,《崇文总目》著录为五卷。宋代宋敏求搜集其诗为五百十一篇,编为《孟东野诗集》十卷,成为传世祖本。校注孟诗者今有华忱之、韩泉欣、郝世峰三种。事迹见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参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孟郊年谱》。

猜你喜欢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绍】:李白《蜀道难》诗句。是描写蜀道艰险的名句。难于上青天,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马逢

    【介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屡佐幕府,历任县尉。曾以试大理评事充京兆观察支度使,殿中侍御史充荆南节度使从事。与元稹、刘禹锡有交往。《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编·续拾

  • 八刘唐人诗

    清刘云份编。云份字青夕,淮南(今江苏江都)人。《八刘唐人诗》,八卷。专录中晚唐刘叉、刘商、刘言史、刘得仁、刘驾、刘沧、刘兼、刘威等八家刘姓之诗。八家前各有小传1篇,无评点笺注。书前有李翰熙《序》1篇。

  • 伏枥

    ①马伏在槽上。指受人养育。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②喻指壮志未酬,蛰居待时。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

  • 见拟

    打算。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贾岛《题隐者居》:“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

  • 刘乙

    【介绍】:字子真,泉州(今属福建)人。五代时仕闽为中书舍人,后归隐安溪凤髻山,与詹敦仁善。尝乘醉与人争妓者,既醒,乃集书籍中因酒致失者为《百悔经》自警,终不复饮酒。《十国春秋》有传。其诗不谐律,遣词用

  • 河南

    ①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后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②古郡、府名。汉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初废,大业时又改豫州为河南郡。唐初改为洛

  • 裴子野

    《梁书·裴子野传》:“大通元年,转鸿胪卿,寻领步兵校尉。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后借指居官

  • 蓝采和

    【介绍】:生卒年里不详。爱穿破蓝衫,双脚一着靴,一赤足,手执大拍板,行歌乞讨。敏捷爱戏谑。周游天下数十年容貌如旧。据说后闻笙箫声升仙而去。后世将其列为“八仙”之一。《全唐诗》存诗1首。

  • 寒食汜水山中作

    【介绍】:王维作。见《寒食汜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