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峤《莺》诗句。语出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及梁代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数句,描写春天花红莺飞的浓烈景象,充满勃勃生机。
汉语声调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在古代汉语四声中属仄声,中古以后在北方入声消失,分别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但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入声。参见“四声”。
总集校录。任二北校录。全书依据敦煌遗书七十多种唐人抄卷,校录出敦煌曲词五百四十五首。依次编为:第一普通杂曲,四十八调二百零五首,失调名二十二首;第二定格联章,四调十一套二百八十六首;第三大曲三十二首。
【介绍】:刘禹锡《九日登高》诗句。诗作于被贬朗州时期。二句寓情于景,直抒自己遭贬的感受。上句言世路之险恶,下句哀君王之难见,化用屈原《哀郢》“哀见君而不再得”意。
【介绍】:李益作。诗题一作《临滹沱见入蕃使列名》。滹沱,水名,旧道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部的秦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入大青河。蕃使,回纥使者,德宗贞元四年(788)十月,根据和亲协议,回纥可
即庄周。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二:“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参见“庄周”。
亦省称“七绝”。指近体诗中每句为七言的绝句。全诗七言四句;一般不讲求对仗,如果对仗,一般多见于首联;首句一般入韵,也有不入韵者,押平韵。参见“绝句”。
大路。白居易《步东坡》:“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参见“白道”。
【介绍】:唐代经学家。字伯循。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初从儒学宗师啖助学《春秋》。天宝中,复师从萧颖士。大历初,佐宣歙观察使陈少游幕。大历五年(770),陈移浙东观察使,复佐其幕。历左司员
谓邯郸郭公的伎俩。温庭筠《邯郸郭公辞》:“言是邯郸伎,不易邺城人。”参见“邯郸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