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墓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葬。因杜甫有生不能与远祖杜预齐名,死定与其并葬之遗嘱,其孙嗣业于其死后43年,将其遗骨迁至偃师杜楼。据县志载,墓在清初已被村民平为麦地。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县令朱续志为其造茔树碑,并重修杜甫祠。乾隆五十五年(1790),河南尹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又重修扩建了杜甫墓。其二在河南省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冢直径十米许,冢前立有两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立,有碑文,题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碑文叙述其访墓、祭墓、捐俸为杜甫修墓葺祠及设飨奉祀情况。一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巩县知事陈龙章立,正中童钰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甫墓东依次排列两小墓冢,乃杜甫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墓。1991年,又在原杜甫墓基础上,扩建为杜甫陵园,内立杜甫石像及当代书法石刻多宗。其三在今湖南省耒阳城北原杜陵书院内(今耒阳第一中学)。墓为圆土堆,直径二米许。墓前立石碑,刻有“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为衣冠冢。此墓唐时有人吟咏,南宋景定四年(1263)重修。其四在今湖南省平江县(唐时为昌江县治)城南三十里之小田村。坟为馒头形,墓围高一米,直径约八米,一室二耳,均为楔形砖砌成。附近多杜姓世居。墓碑上题“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其五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三公里之岘山脚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东北)。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客死湖南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后其孙嗣业运送遗骸至河南安葬,途经襄阳时留下衣冠,起冢葬于此地。现墓冢尚存,石碑已佚,现有墓碑为当地文物部门重立。

猜你喜欢

  • 兵法五十家

    《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十三家,兵形势十一家,阴阳十六家,兵技巧十三家,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二十篇。”后因以“兵法五十家”泛指兵家著作。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

  • 韦行式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为韦皋之侄。宪宗至文宗时在世。与裴度、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等友善,屡作联句诗。《全唐诗》存联句诗4首,仅署“行式”,原注“失姓”。

  • 应徐

    东汉应玚、徐幹的合称。二人皆以诗文著名,为曹丕、曹植所礼重。后亦用以泛称有文才的宾客。陆长源《酬孟十二新居见寄》:“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参见“应陈”。

  • 雁王

    佛教语。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王维《游感化寺》:“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 蘧瑗

    春秋时卫国人,字伯玉。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严于律己,善于改过,为人所称道。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兢魂再三褫,蘧瑗亦屡化。”参见“蘧玉知非”。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介绍】:刘禹锡《秋风引》末二句。诗人对秋风具有深切之感,心中万千思绪,而表达时虽有感慨而无衰飒之意。“孤客最先闻”感慨最深。“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最深。”(《唐诗广选》卷六引蒋仲舒语)

  • 朴斫

    砍削整治。语出《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斫。”严维《奉试水精环》:“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 子猷

    晋代王徽之字子猷。徽之有文才,性卓荦不羁。曾为大司马桓温参军,又为车骑将军桓冲骑兵参军。事见《晋书·王徽之传》。后用以美称僚佐。权德舆《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

  • 朱公叔

    东汉南阳人朱穆,字公叔。朱穆幼年有孝名,壮年好学,尊德重道,为时人所称颂。他曾作《绝交论》,目的在于纠正时人以势力相交的弊端。事见《后汉书·朱穆传》。后因以“朱公叔”为咏审慎交友之典。马异《答卢仝结交

  • 虞泉

    即虞渊。传说中西方日落处。诗文中多用以指西方极远之地。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将军树勋起安西,昆仑虞泉入马蹄。”因其为日落处,故又用为咏帝王死亡之典。权德舆《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一:“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