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故里纪念馆

杜甫故里纪念馆

在河南省巩义市旧城东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靠山有五丈深砖砌窑洞一孔,传杜甫即诞生于此。山后有小块盆地,名砚池窝,传为杜甫磨墨砚台池。窑洞左侧有青石碑一方,正面楷书“唐杜工部讳甫位”。正西百米处有座青石基砖瓦碑楼,碑上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李天墀立。碑楼东侧外壁嵌青石刻“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故里大院门外墙上嵌石碑一块,正中书“诗圣故里”,雍正五年(1727)洛阳知府张汉立。1962年,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之际,将窑洞与院子重新修葺,建“杜甫故里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匾额。窑洞对面三间平房内,陈列杜诗多种版本和研究著作、诗画、照片等。

猜你喜欢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介绍】:张九龄《望月怀远》首二句。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二句化用其意。谓明月升起之时,远在天涯的所思之人,与自己一样,望月相思。

  • 东林寺

    在江西省庐山西北麓。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系我国佛教净土宗(莲宗)发源地。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推尊其为净土宗始祖。唐时寺庙香火极盛,当时有殿厢塔室共310余间。扬州高僧

  • 唐王右丞集

    王维著。见《王右丞集》。

  •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介绍】:司空图《光启四年春戊申》诗句。诗作于归隐王官谷次年。此联即描写归隐生活的恬淡悠然。居所内孤屿小阑,历乱犹存,春水池痕,午晴花韵,足可自适。诗人辞召不就之心于此可见。诗句属对工切,笔调清丽,其

  •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介绍】:韩愈《荐士》诗句,是对唐代诗歌发展的认识和评价。高蹈,高视阔步之意。勃兴,突然兴起。困,穷困、围困。陵暴:欺陵暴虐,指逼迫驱使。韩愈认为,唐朝诗歌之盛,自陈子昂始改革,唱出新的时代之声,才高

  • 卢子通

    【介绍】:见卢嗣业。

  • 隔绛纱

    汉武帝妃李夫人死后,帝思念不已,令方士招致其魂,方士言不得近视,只得隔帷帐相见。帝愈益悲戚。见《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后用作咏后妃去世之典。窦叔向《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之二:“纵有迎仙术,终悲隔绛纱。”

  • 仪坤庙

    祀庙名。原为唐睿宗的藩邸。开元初,于其处置睿宗昭成、肃明二皇后庙,称仪坤庙,后二皇后祔入太庙,其地遂为肃明道士观。宝应元年,为咸宜公主女冠观,称咸宜观。女诗人鱼玄机曾住此。徐彦伯、刘知几等人有《仪坤庙

  • 游梁

    汉司马相如在景帝朝以赀为武骑常侍,然景帝不好辞赋,故相如不得以文学重用。当时梁孝王好文学,游说之士邹阳、枚乘、庄忌等人皆受知于孝王,于是司马相如因病免,客游梁国。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游梁

  • 秋来

    【介绍】:李贺作。此诗当是李贺最后的“绝命篇”。元和十一年(816)秋,贺重病于家中,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乃整理诗稿,编订成册,但疑其难以传世,乃感而赋此诗。在凄风苦雨的秋夜,桐风惊心,络纬啼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