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诗词句末押韵的字。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和诗,最初的时候是一唱一和,并不一定要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
【生卒】:约757—约802【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行周。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大历中,读书于莆阳。弱冠有文名。建中二年(781)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推举,赴京应试。数举不第。贞元八年(792)与
不嫌,不计较。翁承赞《喜弟承检登科》:“花繁不怕寻香客,榜到应倾贺喜杯。”何承裕《寄宣义英公》:“诗成万首犹嫌少,酒饮千钟不怕多。”
西汉鲁国邹人,字长孺。为人质朴平实,好经学,有道德,为邹鲁间大儒。曾为汉昭帝讲授《诗》义,宣帝时为丞相,封扶阳侯,年八十二岁致仕。后其少子韦玄成复以明经历官丞相。见《汉书·韦贤传》。诗文中多用以代称丞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末二句。两句写夜宿情景,秋亭夜雨的景色历历如画,雨打残荷的声韵错落有致。诗人借景寓情,意在言外,阴霾欲雨的天气烘托着诗人更加黯淡的心情,萧瑟单调的雨声加深
比喻女子涕泪纵横的样子。多用以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可爱。语本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①不绝,不完。魏承班《谒金门》:“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尹鹗《拨棹子》:“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②不通。白居易《寄微之三首》之一:“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介绍】:韩愈作。楚昭王,平王子,徙都于郢,郢故地在今湖北宜城县,昭王庙即在宜城。1977年在宜城县南偏东约十五里之岗陵地上发现楚王城遗址,即昭王故都。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潮州刺
【介绍】:懿宗咸通以前在世。《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张继作,写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刘展之乱平定以后。阊门,即吴门,苏州城门之一。诗写刘展之乱给江南人民造成的耕夫从军、田畴荒芜、四野凋敝、人烟寥落等不幸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伤和愤激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