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介绍】:

杜甫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时安禄山已在渔阳起兵叛唐,但消息尚未传至长安,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已预感到大乱将至,忧心忡忡,遂作此诗。全诗分三大段,自开头到“放歌破愁绝”为第一大段,写自己拯世济民之抱负;从“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为第二大段,写途中所见所闻;从“北辕就泾渭”到结尾为第三大段,主要写至家后之景况。“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诗的中心思想。正因“穷年忧黎元”,才能从“朱门酒肉臭”想到“路有冻死骨”,才能在“幼子饿已卒”的悲惨情景中而“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国忧民无已时,故而“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可称一代史诗。《唐宋诗醇》卷九评曰:“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郁结,写胸臆,苍苍茫茫,一气流转。其大段有千里一曲之势,而笔笔顿挫,一曲中又有无数波折也。……前述平日之衷曲,后写当前之酸楚,至于中幅,以所经为纲,所见为目,言言深切,字字沉痛,《板》、《荡》之后,未有能及此者。此甫之所以度越千古,而上继三百者乎?”

猜你喜欢

  • 怀良人

    【介绍】:葛鸦儿作。一说朱滔(746—785)时河北士人作。这是一首怨妇诗。一二句以质朴语言,刻画一位贫穷妇女的形象,说明其生活之艰苦;后二句抒发怀良人之情,在期盼中略带怨艾之情,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 冯著

    【介绍】:行十七,河间(今属河北)人。大历至贞元年间历任广州录事、洛阳尉、缑氏尉、左补阙等职。与韦应物唱酬颇多。《全唐诗》卷二一五收诗4首,其中《燕衔泥》诗,卷七七八重录,署名为冯渚,误。

  • 金微山

    山名。今称阿尔泰山。东汉窦宪遣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金微山,大败单于。见《后汉书·和帝纪》。后因以“金微山”泛指边塞或边塞征战生活。李白《从军行》:“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亦作“金微”、“金徽”。

  • 卢并

    【介绍】:文宗时在世,曾任资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联。

  • 杜林驳尧

    东汉初杜林,字伯山,光武朝任侍御史等职。在议论郊祀是祀尧还是祀后稷的问题时,杜林驳倒了祀尧之议。见《后汉书·杜林传》。李瀚《蒙求》:“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 远公

    【介绍】:或误作远国。五代时前蜀僧人,前蜀亡,作《伤废国》悼之,《全唐诗补编·补逸》收录此诗。

  • 别苏州二首

    【介绍】:刘禹锡作。禹锡大和五年(831)为苏州刺史,八年罢任移汝州,诗即离任时作。第一首写留恋之情,第二首写离别之感。诗以流水、秋风状别时之景,而“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写别情有数层含意,盖三年

  • 唐律偶评

    清何焯撰。何焯(1661~1722),字屺瞻,号义门,晚号茶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圣祖南巡,曾召直南书房,次年,赐举人,又赐进士,后又曾任武英殿纂修官等职。何焯长于考订,精于校理。手自校勘之本不

  • 卢士衡

    【介绍】: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进士及第。余无考。原有《卢士衡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9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1首。

  • 船子和尚

    【介绍】:见德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