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赤壁

赤壁

在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对,赤壁山腰临水处有石刻“赤壁”二字,传为赤壁之战之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焚曹操舟船,大破曹军。今赤壁古战场遗址由赤壁、南屏、金鸾三山组成。赤壁山西南陡岸峭壁,大江汹涌,直扑山壁,气势磅礴。赤壁矶头石壁上,刻有历代游人之题记、诗赋、画像等。李白赤壁歌送别》即为其游江夏时送友人去游赤壁而作。而杜牧《赤壁》诗所咏者及北宋文学家苏轼所游者,乃黄州城外赤壁矶,今称“东坡赤壁”,非赤壁之战之古战场也。

【介绍】:

杜牧作。武宗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为黄州刺史,四年九月,转池州刺史。黄州有赤壁矶,牧守黄游此,因感于周瑜赤壁之战事,而作此诗。诗中赤壁,并非赤壁之战时周瑜破曹操之地,只是借黄州赤壁抒怀古之意而已。这首诗表明了杜牧对赤壁之战的看法,认为周瑜的胜利是出于侥幸。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孙吴的霸业将成泡影,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会形成,整个历史也将重写。诗亦隐寓作者怀才不遇的情绪。全诗豪迈俊爽,峭拔劲健,最能代表杜牧绝句的特色。同时议论精辟,对宋诗影响很大。清赵翼说:“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瓯北诗话》卷一一)道出了这首诗的特点。

猜你喜欢

  • 瞳子

    瞳孔。李端《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 匡衡凿壁

    匡衡少时好学,家贫无烛,乃凿通墙壁引邻家之光读书。见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李瀚《蒙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 魏仲犀

    【介绍】:唐代文学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中,官比部员外郎。十五载(756),由华州刺史徙梁州长史。肃宗至德间,入迁将作少监,后出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又任江陵长史、荆南节

  • 正对

    ①即正名对。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参见“正名对”。②对仗上的一种避忌。也就是合掌。指处于对仗地位的两个词尽管词形不同,但其意义是一

  • 孔笼

    洞穴,窟窿。王梵志《暂出门前观》:“纵得百年活,还入土孔笼。”

  • 唐诗三百首详注

    陶今雁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本书编目全按四藤吟社主人刊本,个别诗题作了变动,如白居易的《草》,则按本集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又极少数诗篇的作者也作了变动,如《金缕衣》的作者原署杜秋娘

  • 萧华

    【生卒】:?~764?【介绍】: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萧嵩子,袭封徐国公。历任司勋郎中、工部侍郎、魏州刺史、尚书右丞、河中尹等职,上元二年(761)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 杜牧论稿

    吴在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该书有五个部分:一、杜牧疑伪诗考辨;二、杜牧生平行踪、作品系年及其诗考论;三、杜牧的政治思想、党派分野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四、杜牧诗文的渊源及艺术风格、表现手

  • 华亭鹤唳

    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居吴时,与弟陆云常游乐于华亭别墅中,及陆机受谗诬被杀,临刑时,自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后因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华

  • 李怡

    【介绍】:见李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