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天津之机,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签订于天津海光寺。共三十款。主要内容:美国公使得随时到北京“暂住”,清政府若允许其他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例照办;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湾(选定台南)为通商口岸,中国官员当保护美国人通商,准许美国商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租地建屋、修建医院、教堂和坟茔;清政府应保护美国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美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两国人在中国争讼,中美官员应会同办理,美国人在中国犯罪, “应归领事官按本国例惩办”;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嗣后大清国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利益、政事交往等事情”,只要是美国尚未享有者或本条约所无者,“亦当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猜你喜欢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八旗制度

    十六世纪后,我国女真族的一种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时建立。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至万历四十三年,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乣军

    乣,音读如“札”或“察”。辽初之乣,系指北方边境俘降的各族分子(不包括汉人和渤海人),有遥辇乣、各宫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等。或被迁居内地为皇室贵族服务,或驻守边地,或散居边境,从事畜牧生

  • 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所制定的一整套维系各级贵族上下、尊卑、贵贱、亲疏关系的典章制度。礼是执行这套典章制度的具体礼节仪式,乐是配合礼仪所奏的乐曲。凡是贵族阶级所强调的道德规范,如忠、信、孝、悌、

  • 文王拘羑里

    周文王发展壮大周族势力的举动,引起商朝统治集团的恐慌。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暗中向纣进言说,西伯(指周文王)到处行善,树立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不利于商。纣于是将文王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文王手下

  • 远交近攻

    战国时范睢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 即结交远邦,进攻近邻。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相国穰侯魏冉使客卿灶(一作造)攻取了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东北)、寿(今山东东平西南)两地。魏国人范睢(时

  • 卫所制

    明军队编制。明初,朱元璋接受刘基建议, 实行卫所制。一郡(府)设所,连郡(府)设卫,每卫五千六百人,设卫指挥使。每卫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有兵一千一百二十人,以千户为长官。每千户所辖十个百户所,百户所

  • 北辽

    政权名。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三月,金兵攻占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逃往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宗室燕王耶律淳奉命留守南京(今北京)。宰相李处温与皇族耶律大石等,乃拥立耶律淳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

  • 科差

    元代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丝料、包银与俸钞三项。公元1236年太宗窝阔台始行“五户丝”制,规定诸投下户每两户出丝一斤输于官,每五户出丝一斤输于本投下。忽必烈即位后,改行“二五户丝”制,规定每两户出丝二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