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保国会

保国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由康有为等人发起,1898年4月(光绪二十四年)成立于北京。该会宗旨是救亡图存, “保国、保种、保教”,订立章程三十条,主要内容是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讲求变法,研究外交,谋求经济实效,以协助政府治理国家。保国会有一定的组织系统,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县设分会。规定了总会和分会的组织、权限、领导机关、纪律、入会手续及会员权利等,已具政党雏型。保国会曾召开三次大会,每次会上均有人发表演说,以爱国相号召,提出救亡维新主张,推进了维新运动。随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相继成立,一时士大夫集会之风大盛,影响甚大。他们的活动,引起顽固派的恐惧和诽谤。文悌上书大骂保国会是“名为保国,势必乱国”, “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顽固派大臣荣禄公开威吓保国会会员,要他们小心自己的脑袋。在顽固派的威胁、破坏下,保国会的力量遭到削弱,不久便停止了活动。

猜你喜欢

  • 计口授田

    北魏初年一种以人口为依据分配土地的办法。鲜卑族拓跋部在拓跋珪平定中原前,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部落。拓跋珪平定中原后,开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及其周围分土定居。拓跋氏统治者又从中原地区及当时的蒙古草

  • 乃颜之乱

    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蒙古诸王乃颜发动的武装叛乱。乃颜系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塔察儿国王之孙。其分地以哈刺哈河(今哈尔哈河)流域为中心,据辽东大部。乃颜自恃地广人众,图谋起兵反叛。至元二十三年(

  • 远交近攻

    战国时范睢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 即结交远邦,进攻近邻。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相国穰侯魏冉使客卿灶(一作造)攻取了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东北)、寿(今山东东平西南)两地。魏国人范睢(时

  • 诸吕之乱

    汉初吕后死后,吕产、吕禄等发动的叛乱。刘邦死,惠帝懦弱无能,吕后临朝称制。她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规定,封其侄吕产、吕禄等为诸侯王,掌握朝政。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危, 她

  • 分封制

    我国古代国君分封诸侯的制度,从西周开始实行。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于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

  • 诸班直

    五代后周及宋代禁军中,与皇帝最亲近的扈从部队。隶于殿前司。后周世宗柴荣整顿禁军,始设殿前诸班。宋代沿置,又增诸直。诸班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散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直

  • 魏灭中山

    战国初期魏文侯灭中山国的历史事件。春秋时,中山国名鲜虞,都城在今河北正定东北四十里新城铺,是白狄的一支所建立的古老国家。春秋时的鲜虞为中等国家,虽多次遭到晋国进攻,然除其属国肥(今河北藁城西南七里)与

  •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开展了论战,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处于“四夷交迫,分割洊至,覆亡无日”的危险境地, “守旧之致

  • 康熙捉鳌拜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死,其第三子玄烨即位,即康熙帝,时年仅八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其中索尼老病,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势力小,又与鳌拜有矛盾,只有鳌拜

  • 自立军起事

    资产阶级改良派唐才常等组织的未遂武装起事。戊戌政变后,唐才常等逃亡日本,既与康、梁等密谋武装“勤王”;又与孙中山、陈少白等接触,研讨救国方略;并通过毕永年等兴中会会员,广泛联络具有反清传统的哥老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