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余,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并于5月20日(四月八日)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毙伤敌军官兵数十名,击伤敌舰三艘。清军死伤官兵四百许,直隶总督谭廷襄等高级官员、将领逃跑。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直逼天津城下,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咸丰九年五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进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共率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许抵大沽口外,无视清政府指定其在北塘登陆经津赴京的通告,坚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6月25日(五月二十五日)闯入大沽口, 轰击炮台,陆战队强行登陆。僧格林沁所部守军奋力抵抗,激战一昼夜告捷,重伤英舰队司令阿伯,毙伤敌军四百六十余名,击沉敌舰四艘,伤六艘,敌军败退。经此挫败之后,英法调兵遣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对侵略者却采取“抚驭”政策,不事认真防御。1860年8月(咸丰十年六月)英法联军在防务空虚的北塘登陆,攻占塘沽。8月21日 (七月五日)敌马、步兵万余抄袭大沽炮台,海上敌舰配合作战,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力战捐躯,僧格林沁见大势难支令全军撤退,大沽失陷,侵略军遂于8月24日(七月八日)占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