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鸿沟

鸿沟

战国时运河名。据《水经·渠水注》记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始凿鸿沟。其水道自荥阳(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入甫田泽(遗址在今河南中牟西),然后向东绕过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南折经陈(今河南淮阳),东南入于颍水。据《史记·河渠书》记载,鸿沟与宋(今河南商丘西)、郑(今河南新郑)、蔡(今安微凤台)、曹(今山东定陶西南)、卫(今河南濮阳)等国或地方相通,与济、汝、淮、泗四条水道相接。这样,便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东为楚,西为汉。

猜你喜欢

  • 桀克有缗

    夏桀对东方诸侯国有缗的征服。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继位时,各地诸侯与夏的臣属关系纷纷解体。为了维持夏的统治,桀以武力威逼东方诸侯在有仍(今山东省济宁东南)举行盟会,结果激起有缗氏(位于今山东金乡东北)的公

  • 世袭领兵制

    孙吴政权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利益,允许将领握有私兵,并且还不断将士兵赐给将领,以换取支持。诸将领皆世袭,父死子代,兄死弟代。士兵与将领具有特殊隶属关系。士兵视将领为主人,将领视士兵为私属。故在孙吴,将领

  • 高平陵事件

    司马懿向曹爽夺权的军事政变。齐王曹芳即位后,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时曹爽总揽朝政。但司马懿屡立军功,威望日渐提高。为排挤司马氏势力,曹爽以弟曹羲、曹训掌禁卫军。司马懿则令长子司马师和亲信蒋济暗中布置

  • 李璮之乱

    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李全降宋,后又叛降蒙古。李全死,李璮袭职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

  • 诬告法

    明代关于诬告者反坐的法律。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奸徒不抵,善人被诬者多矣”,于是规定“自今告谋反不实者,抵罪”。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专定《诬告法》,其中规定: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诬

  • 清朝

    朝代名。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满族领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改元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洲,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顺治

  • 吴越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唐镇海节度使钱镠所建。钱镠少时以贩盐为业,后应募为土团,从石镜(今浙江临安)镇将董昌镇压黄巢起义军,官至杭州都知兵马使。从中和二年(公元882年)起,钱镠率兵先后翦除浙东

  • 《春秋》三传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春秋》及其三传均为儒家经典组成部分。《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订或著作,为春秋时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

  • 台湾民主国

    反割台斗争中台湾成立的临时政权。1895年5月20日(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清廷电令台省官员内渡。日本侵台军队大兵压境。台湾官绅民众多次向清政府电争拒割不成,遂决定在“朝廷弃地” “暂行自主”,抗

  • 秦朝

    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西周时,秦只是一个附庸小国,春秋时逐渐壮大。战国末年,秦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朝廷设三公九卿,采分权制,互相制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