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声鉴
一卷。清丁显撰。显字问渔,陕西山阳人。是书因李汝珍《音鉴》而作。其大旨则遵李书二十二字,区别唇舌腭齿喉为九声,并三十六母为二十一母:曰见、溪(群)、疑,属腭声;曰端、透(定)、泥,属舌头声;曰帮、滂(并)、明,属重唇声;曰精、清(从)、心(邪),属齿头声;曰照(知)、穿(彻床澄)、审(禅),属正齿声;曰晓(匣)、影(喻),属深浅喉声:曰非(敷)、微,属轻唇声;曰来,属半舌声;曰日,属半齿声。丁氏尚采用方以智之说,分声类为起声(不送气音)、送声(送气音)、收声(擦音、鼻音)等类。韵母分为二十二个大类:一东(冬钟江)、二支(脂之微齐)、三微(灰咍脂)、四鱼(虞模)、五佳(皆灰咍)、六皆(灰咍)、七真(谆臻文欣魂痕)、八文(欣元魂痕)、九寒(桓删山先)、十删(山先)、十一先(山)、十二萧(宵肴豪)、十三歌(戈)、十四歌(戈)、十五麻、十六麻、十七麻、十八阳(唐)、十九阳(唐)、二十庚(耕清青蒸登)、二十一尤(侯幽)、二十二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每一类中分为粗音、细音,丁氏把开齐合撮四呼化为粗、细两类,以与声母的粗、细音配合。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所列韵图称《双声叠韵一贯图》,于横行书眉上标明二十一声母,用见溪疑等字代表,全浊音声母附于相应的清音声母之下,各个字母下面还以符号表明清浊。纵行分二十二格,列二十二韵字,每格之中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之字,阴平字位于格子中央,其他四声列于四角。有声无字之处则以〇号表示。丁氏于图后说明云:“右图纵行为双声,横行为叠韵。双声分九部,九部又分为二十一母;叠韵按照平水刘渊诗韵次序而分为二十二韵,等韵又分十八摄,每母均统清浊粗音、细音两行,每字均有阴阳平、上、去、入五音。每行二十二韵,以一字五音计算,每行有一百十音,九部三十六行,统共三千九百六十声……反切识字之法在其中,空谷传声之法在其中,名之曰《双声叠韵一贯图》。”丁氏韵图以入声韵配阳声韵,同时兼配阴声韵。丁氏对入声字的安排,所据的是较近南方的语音。论者谓是书之误有二,一为声母之并合无据、二为韵母之分合不善。此书大约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之前,盖丁氏序作于是年,丁序云:“显于音韵之学,研究二十余年,音韵之书搜罗近百部,南游吴越,北走燕齐,方音之异,入耳会心,因撰是切韵求是图,为学者指迷。”此编刊入《丁西圃全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