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精义注疏综要
四卷。清无名氏撰。按此书不署撰人,亦无序跋,因此作者、年月皆不可考。观其文字,颇多丹铅涂乙,大概还是未定稿本。全书四卷,分门别类,总类书于首页,卷内每门之下又刊细目,取杂考体。其考证多关七经的史地典制,颇为精审。检各家书目,均无此书,仅武林丁氏藏书中有《七经精义》,残存三、四卷,武林黄淦所著,嘉庆十三年刻本。但其书名并无“注疏综要”字,与此书亦异。此书卷一分天文、时令、地域、伦常、君德、治道六类,每类又各十余条。卷二分官制、民籍、田制、贡赋、学校、武备、刑法等七门。卷三为礼仪、冠礼、婚礼、祭礼、朝觐、聘问、会盟、飨食、射礼等。卷四为乐律,儒术、工技、宫室、器用、珍宝、车旗、衣服、饮食等。其中考证精核,可以发明经术及史地的,如《治历以置闰为急》、《关市城郭附讥征考》、《四镇五岳考》、《济漯考》、《三江考》、《淇澳二水名考》、《命名考》、《赐命考》、《侯国官制考》、《周礼无公孤之官说》、《论语太宰系吴考》、《三代授田考》、《经界即阡陌考》、《水利成均说》、《辟雍泮宫考》、《侯国学制考》、《天子视学有四考》、《冠礼婚礼总考》、《左传两社考》、《社稷考》、《望祀考》、《鲁禘考》、《三傩考》、《会同考》、《弓矢源流八佾考》、《门阀考》、《观阙考》、《方策考》、《车名考》、《明衣考》等。观其目录,即可知全书内容。此书注疏经义,皆能格物致知,由经入史,并以辨章学术、考究名物为根本。故此书虽仍不脱昔日议论的习气,但毕竟能实事求是,犹存乾嘉朴学考据遗风,诚为可贵。有晴西书屋原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