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读法

七经读法

不分卷。清孙乔年(详见《古文尚书证疑》)撰。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既释诂又论文,讲明义理,博引群儒,总计数百万字,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全书尚待付印。书中《读周易》,认为“易学”应以朱熹《本义》为主。《读毛诗》,则屡次采取吕祖谦《家塾读诗记》,而不以《集传》为然。《读礼记》,认为《周礼》醇疵各半,《仪礼》枝叶繁琐,不太切近日用,只因《礼记》多有名言微理,因此三礼并行而《礼记》独为精粹。但《周礼》醇疵,本来就难以言说,对《仪礼》又怎能以繁琐相讥?韩愈《读仪礼》说,虽然也可说沿袭不同,无由恢复,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诚然是无所用之,但也未尝不仰慕其进退揖让之盛。这一则可以说是深知《仪礼》。乔年既然认为《礼记》是精粹,又说其文多杂录,不是出自一手,真赝相掩,瑕瑜互见,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对于《檀弓》纯粹讲论文法,《论语》、《孟子》也是如此。这是制义流毒的影响。但《读春秋》论析胡传的过失,较为中肯。有道光五年天心阁刻本。

猜你喜欢

  • 易通变

    四十卷。宋张行成(详见《皇极经世索隐》)撰。此书又名《皇极经世通变》、又作《通变》,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北宋陈抟、邵雍等传承相袭,创先天象数学以说《易》,传有卦数诸图。张行成取先天卦数等十四

  • 性理正宗

    四十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依据《性理大全》一书,并“删其繁芜,补其缺略”而成。宗旨在于“尊道统以清其源,述师傅以别其派。”全书摘录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五人及元明诸儒有关论述,

  • 异林

    ①晋陆氏撰。此书仅见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著录,不言卷数,亦不知何时亡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据《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和《太平御览》辑其遗文一条,是一个人鬼恋爱的故事。文中有云“清河太守

  • 禹贡郑注释

    一卷。清焦循(见《尚书补疏》)撰。此书为焦循专门阐明班固、郑玄之学者。清人说《禹贡》者,以胡渭《禹贡锥指》最为详尽。胡渭认为,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对于华阴之太华山、雩县之沣水,上雒之熊耳,蒲阪之雷首

  • 楚游纪略

    一卷。清王坛撰。王沄,字胜时,华亭人。著有《瓠园集》,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徐野游武昌,登黄鹤楼。不久,叶毓荣因湖南之役,得登南岳。叶毓荣,清初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顺治间补刑部

  • 古易诠

    二十九卷。《今易诠》二十四卷。明邓伯羔撰。伯羔字孺孝,江苏常州人。邓氏先辑明人《易》说为“今述”若干卷,继辑古今诸家《易》说为《易诠》。按吕祖谦古《易》本次序排列,为上下经、《彖传》、《象传》、《系辞

  • 小重山房诗续录

    十二卷。清张祥河(1785-1862)撰。张祥河,字诗舲,甘肃华亭人。嘉庆举人,官至布政使、巡抚、刑部左侍郎。其人五岁入家塾,十二岁学诗,喜为古今体诗。致仕后宦迹几遍天下,历观山川名胜,辄以歌咏道其胸

  • 西湖小史

    一卷。明李鼎撰。李鼎,字和仲,浙江山阴人。杭州之西湖,名著天下。自唐朝以来,记载颇众,题咏尤多。此书则其中之一。《西湖小史》武林掌故丛编本,共一卷。分为八类。一时。二地。三墅。四舫。五产。六献。七僧。

  • 徐青霞行述

    一卷。清徐根、徐彦林、徐椽等撰,所述为其父徐玉举事迹。玉举字青霞,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纳赀为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后以病归里。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

  • 琴隐园诗集

    三十六卷。词四卷。清汤贻汾(1777-1853)撰。汤贻汾字雨生,号粥翁,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官至浙江乐清副将。太平军下南京,汤贻汾赋绝命诗,投水而死,谥忠愍。是集不分体,按年编次,诗题下注作者年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