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县志
①十二卷,明陈春修,汪文纂。陈春,浙江仁和人,明万历初知东流县事。汪文,自号清白堂居士,邑人,官云南维摩州知州。东流旧无专志,至明正德,邑宰李浑始创修东流县志。汪文谢官乡居时,适陈春来任东流知县,于是创议重修,汪文独任其事,取正德李浑志,重加纂辑,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三年刊行。此志共十二卷,为图者二,为目者二十有四,凡六纪:为建设纪、疆域纪、山川纪、版籍纪、田赋纪、学校纪,二状:为初建邑城本事状上、初建邑城本事状下,九考:为沟洫考、土产考、祀典考、兵防考、署传考、津梁考、亭台考、寺观考、杂考,五传:名宦传、乡贤传、荐辟传、流寓传、方外传,而继之以叙论、补遗。此志义例较为一贯,但分类颇为繁琐,唯不载分野,则较他志为有法。于《职官》只标于人名,不载其任期先后,且亦不为艺文立志,皆有伤志体。有明万历三年(1575)刻本。②六卷,清苏弘谟等修,陈淑思等纂。苏弘谟,辽东辽阳人,贡生,清顺治六年来任东流县知县。陈淑思,邑人,贡生。东流初为场名,至南唐保大间,始建为县,历宋、元、明至今未改。东流县志,始创修于明正德年间,再修于万历初。清顺治八年(1651),东流知县苏弘谟,乃与儒学教谕杨尚策、训导刘坤元、贡生陈淑思,共议重修邑志,以陈淑思为总纂,至是年八月而书成,次年而付梓。此志所列子目,虽多至数十,而于学校、选举、忠孝、节烈等皆未述及,且其各目所述,多则数百字,少则仅数十字,其内容过于简略。此志优点,为所附各考,例如县名志,而又附以县名考。有清顺治九年(1652)刻本。③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蒋绶修,汪思迥等纂。蒋绶,字若斋,湖南益阳县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来任东流县知县。汪思迥,邑人。此志距顺治旧志,已百有余年。蒋绶创议重修,以其事嘱邑人汪思迥,凡数月,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而志成。为纲者九,为目者五十,首列舆图,次为天文,为地理,为民事,为学校,为祀典,为秩官,为人物,为列女,为艺文。此志大抵因《万历汪志》及《顺治苏志》重为增辑,然标分类目本末倒置,志体参杂不伦。于沿革秩官,旧志一例行文,此则各立一表,一目了然,则较旧志为优。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④三十卷,清吴箎修,李兆洛等纂。吴箎,字简庵,号渭泉,江苏如皋人。远先在夔州军营议叙,选安徽东流县令,迁江西金溪县丞,升六安州牧,有德政。李兆洛,字申耆,江苏武进人,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蒋绶增修邑志,已越六十年,吴到任集议重修,延李兆洛总其事,经始于嘉庆二十二年秋九月,至二十三年五月而志成。此志凡为图八,为表三,为志十有二,为传亦十有二,共为三十卷。此志以图、表、志、传为宏纲,体例严谨有法。其地图用开方计里之法,邑境分明,邻界相接处,必于图后详注距某县治若干里。其纪事沿革表,统以兵争大事,实为有当,列祥异为五行志,亦有卓见,每一事一语,必注出处,并厘加详订。此志出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之手,故在安徽诸志中,堪称佳本。有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