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靖公集
十二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生平详见《春秋华国》(辞目)。此集共十二卷。据《明史·严讷传》称“讷入直西苑,所撰青词皆称旨,然文格未能拔俗。”此集所作多为应酬之作,格调不高。末附诗四十六首。朱彝尊《明诗综》录其《对目》一首,然与集中所收略有小异。盖后人有所点窜。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十二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生平详见《春秋华国》(辞目)。此集共十二卷。据《明史·严讷传》称“讷入直西苑,所撰青词皆称旨,然文格未能拔俗。”此集所作多为应酬之作,格调不高。末附诗四十六首。朱彝尊《明诗综》录其《对目》一首,然与集中所收略有小异。盖后人有所点窜。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七十四卷。清倪涛撰。倪涛字崐渠,钱塘(今浙江余杭)人。此书在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尚占四类,各采录旧说而加以发明,所以又叫《周易四尚》。其讲义理多以程《传》为主。其言象占则遵循马、郑、荀、虞之说,
五卷。清酥醪洞主著。酥醪洞主,姓氏不详,光绪间人。《浮山志》清刻本。共五卷。卷一,香山黄培芳著《浮山小志》、芝莞赖洪禧著《浮山新志》;卷二,自著《浮山续记》;卷三文:唐朝至清朝;卷四诗:唐朝至清朝;卷
见《品花宝鉴》。
八卷。清赵逵仪撰。逵仪字衢斋,安徽泾县人。嘉庆癸酉举人。首有黄中模序。卷一是《易经》,卷二是《书经》,卷三、四是《诗经》,卷五、六是《春秋三传》,卷七为《三礼》及《大戴礼》,卷八为《四书》、《尔雅》、
二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生平见“诗经稗疏”。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定以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测以六例:通作、互注、辨讹、比例、合声、双声。训诂列于上卷,
三十二卷。宋王十朋(详见《会稽三赋》)撰。是书为读苏轼诗者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书前有赵夔序言一篇,将该书分为五十类,但此本只有二十九类,恐怕有所合并。据《四库全书》编纂者考证,认为赵夔序,恐为他人伪托
十卷。清袁钧(约为乾隆间人)撰。袁钧字秉园,号陶轩,一号西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袁钧生有异禀,七岁能诗,其诗被秀水郑虎文所赞赏,后收为徒。二十补县学生员,三十五试擢高等食廪饩,旋受知于学使仪征阮元
十四卷。清沙木(生卒年不详)撰。沙木字青岩,浙江嘉兴人。著有《艺文备览》百二十卷。是书首为沙氏自序,次为凡例标目,下依《说文》部次分为十四卷。其中所补所详之义,本散附于《艺文备览》之内各字之下,而后别
二卷。明黄焯撰。黄焯,字子昭,南平人。正德进士。先官永州知府,后改任湖广参政。浯溪旧有元颜书院,黄焯扩而建之,以便游观者。其雇石中诸刻,谓不可以不传。乃命邑生集,重新刊行,即此书。《浯溪集》明嘉靖刻本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白话小说集,为“三言”的第三集。收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四十篇,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形式、风格统一。此集比《古今小说》、《警世通言》略后问世,所收宋元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