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习学记言

习学记言

五十卷。又称《习学记言序目》。南宋叶适(1150-1223)撰。叶适字正则,自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知蕲州、权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职。卒谥忠定。叶适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喜好读书,手不释卷,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时,随手札记,特将有关“时政之得失”、“物理之显微”等方面的论述辑录成书,名之曰《习学记言》。后来,“研玩群书”,又撰写了论述,乃更名为《习学记言序目》。全书共分五十卷,其中经十四卷,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诸子七卷,包括《老子》、《荀子》、《管子》、《孔丛子》等;史书二十五卷,包括《史记》、《汉书》、《魏志》、《晋书》、《隋书》、《唐书》、《五代史》等;文鉴四卷,包括《皇朝文鉴》等。《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书“所论喜为新奇,不屑摭拾陈语”。刘克庄为赵虚斋作注庄子序亦称“其讲学析理,多异先儒。”今观其书,确有独到之处。叶适认为治国之道在于“以农为本”,把“知稼穑之艰难”视为“王业”的基础,同时反对抑商,主张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保护和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发展商业。谓孟子、子产不知为政,孔子不为己甚。论读诗者专溺旧文,不得诗意。又言《国语》非左氏所作。考证子思生卒年月,斥汉人言《洪范》五行之非等,皆有所见,足与其雄辨之才相副。书中所论唐史诸条,往往为宋事而发,于治乱通变之原由,论述最为详悉,皆有关治道,足备后人采择。陈振孙《书录解题》谓其文“刻峭精工”,当为平允,然又说其“义理未得为纯明正大”,是因为叶适当宋之末世,仍恪守洛闽之言,而不满意耳,当属门户之见,有失公允。无论如何,此书对于研究经史和治道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此书版本颇多,有瞿氏明抄本,叶氏清初抄本,1885年瑞安黄体芳刻本,1928年永嘉黄群校本等。今传《四库全书》本题名为《习学记言》,《敬乡楼》丛书本题名为《习学记言序目》。1977年中华书局以1885年瑞安黄体芳刻本为底本,参校以永嘉黄群校本、瞿氏明抄本、叶氏清抄本等,点校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忆秋轩诗钞

    一卷。《续钞》一卷。清范淑撰。范淑,生卒年不详,字性宜,又号菊农,江西德化人,范正衍之长女。清代诗人。未嫁而亡。此书是范淑其侄女范履福光绪十七年(1891)冬天刻于良乡县官廨。与其兄范元亨所著《问园集

  • 桃源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谭震修,方堃、文运升、文运昌纂。谭震,永北人,曾任桃源县知县。方堃,巴陵人,候选教谕。文运升,邑人,举人,城步县训导。文运昌,邑人,举人,候选知县。桃源县志创修于明代,万历一修,天

  • 艮斋诗集

    十四卷。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精意读《易》,著有《大易通义》,今佚。此集元刊本有毛晋私印,盖汲古阁所藏。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卷八为谐音格,每首皆以音通字异者粗叶。

  • 六书约言

    ①二卷。清吴善述(生卒年不详)撰。善述字澥城,浙江镇海人。是编于六书专以象形为经,以其他五书为纬,合许书九千余字,总分象天、象地、象人、象体、象事、象器、象植物、象动物八类;其属于各类之字,象天者五,

  • 养知录

    八卷。清纪昭(生卒年不详)撰。纪昭字懋园,号悟轩,献县(今河北省)人。乾隆进士,官内阁中书,父病后,告假归家,与弟纪昀同励学。著有《毛诗广义》。《养知录》是纪昭的一部杂纂之作,编辑训课家庭之作,杂引诸

  • 直隶南雄州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余保纯、徐维清修,黄其勤纂、戴锡伦续纂。余保纯,字冰怀,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嘉庆二年(1797)南雄知州。道光十九年(1839)随林则徐办理禁烟,二十一年受奕山命,向义律求和,旋率

  • 峚阳草堂说书

    七卷。明郑鄤撰。鄤生卒年月不详,号峚阳,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中被温体仁诬告杖母不孝,被磔于市。此书包括《中庸说》、《大学意》、《论语咏》、《孟子略述》。皆崇祯十二年在诏狱

  • 文安策略

    十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宪宗时官至礼部左侍郎。擅长文学,为文以敏博著称。据案伸纸,立成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

  • 学范

    二卷。明赵撝谦(详见《大书本义》条)撰。此书共二卷,分六门,一为教范门,言训导子弟之法;二为读范,尽列所应读之书;三为点范,皆为批点经书凡例;四为作范,即论作文章之法;五为书范,论笔法;六为杂范,论琴

  • 集程朱读书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主于静悟,以读书为粗迹”的观点,摘取朱熹读书章程等内容来批驳,旨在反对忽视读书这一环节的治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