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集传

书集传

六卷。宋蔡沈(1167-1230)撰。沈字仲默,号九峰,元定之子,建阳县(今属福建)人。沈少学于朱熹,年仅三十,遂弃举子业,专心研究理学;元定谪道州,沈从之,与父常以理义自娱;元定去世,沈徒步护丧归。屡荐不就,因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明代追谥文正,《宋史》附《蔡元定传》。沈之学出自朱熹,继承朱熹理学传统,宣扬心学、心法,提倡德、仁、敬、诚。庆元己未(1199)年冬,沈受朱熹之命作《书集传》,至嘉定己已(1209)年始成,先后历时十年。《书集传》又称《书经集传》、《书经集注》。沈撰此书,“参考众说,融会贯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书集传·自序》)”。此书分别《尚书》今文、古文并注之,故称“集传”。此书不作烦琐考据,说解力求简明易懂,较《尚书》伪孔传为清晰明白。书中驳正伪孔传旧注,多有精到见解。沈受学于朱熹,其书又经朱熹订定,然于《尚书》文句说解中,仍有不同于朱熹者。该书体例先说解文字,然后阐明大义;其文字浅显易懂者,乃径说经义。此书于宋人《尚书》说解中为最善,影响后世至为深远。自元仁宗时,此书与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胡安国《春秋传》等并立于学官,直至清末废除科举,习《尚书》者均用《书集传》。《尚书》文词古奥,向称难读,沈注是书,一一必求其解,难免有曲为说解者,又因此书说解与朱熹之说间有出入,故后世多有订误诘难之作,如张葆舒作《尚书蔡传订误》、黄景昌作《尚书蔡氏传正误》、程直方作《蔡传辨疑》、余苞舒作《读蔡传疑》、陈栎作《书传折衷》等,于此书多有驳正。明洪武中修《书传会选》,于是书改定者凡六十六条,清初编《书经传说会纂》,于是书亦多所考订厘正。是书元邹季友为作音释。《书集传》淳璠十年(1250)由吕遇龙始刊版于上饶郡学,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原本,题“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六卷《书传问答》一卷。”元至正十一年(1351)德星书堂刻本,内附邹季友音释,明正统十二年(1447)内府刻本,此外尚有元、明、清多种版本,详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十二卷,《或问》二卷。宋陈大猷撰。陈大猷,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年间进士,由从事郎历六部架阁。陈大猷所作《书集传》与《或问》,为《四库全书》录入者仅《或问》二卷,《书集传》未被录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陈大猷自序云:“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成此编(指《或问》二卷)。”《提要》称,“今《集传》已佚,存者惟此两卷。”大概《四库》所著录者,皆为清皇室内府藏书,仅有陈氏《或问》而缺其《书集传》,所以称《书集传》已佚。今《书集传》十二卷犹存完整之宋刻本,书后附有《或问》,与陈氏序中所言相合。本书首题陈大猷集传,前有纲领及书之始末,以及条例及进书上表录本,最后有“嘉熙二年(1238)三月日,从事郎前宣差充两浙路转运司准备,差遣臣陈大猷上表”等字样,知此书之宋刻本完成于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本书博采众家之说,并参以己意,按照《尚书》经文的次序,先训释词义,然后概述大意。全书体例,基本上是模仿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本书在当时影响很大,然而《宋史·艺文志》却没有载入,只是叶氏《阁竹堂书目》和西亭王孙《万卷楼书目》加以著录。本书宋刻本中“匡”、“恒”、“贞”、“勖”、“”、“惇”等字皆为避宋朝各代皇帝讳而缺笔,其经文也与石经古本相同,可谓宋人版本之善者。

猜你喜欢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虞氏易事

    二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认为:“虞氏论象皆气也,人事虽具,然略不贯穿”。是谓虞传孟氏之学,详于天道而略于人事。又谓郑荀说人事者,爻象亦往往错杂,后学不得通解,故此书虽名为《虞氏易事》,实不囿于一家之学

  • 幽明录

    三十卷。南朝宋刘义庆(详见《世说新语》)撰。此书《隋书·经籍志》著录:“幽明录二十卷。”两《唐志》著为三十卷。以后书目不见著录,南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序》云:“幽明录今无传于世。”当佚于宋。《幽明录》的

  • 中庸原文集解

    一卷。清胡清瑞(详见《论语赘说》撰。首有自序,认为朱子对《中庸》虽无所增删移动,而所释多违经传。《中庸》两言达道,都是解释首节的“道”字,说喜怒哀乐皆中节,称之和,和乃天下之达道。又述孔子之言,以君臣

  • 五伦诗

    五卷。明沈易编。沈易字翼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履迹不详。此书前有洪武十二年(1379)钱惟善序,称易游学北方,南还乡里,为童子师,得束修以奉二亲,其教以躬行为主。尝编《五伦诗集》,则此集本为课

  • 春秋左氏传解谊

    四卷。汉服虔撰,清马国翰辑。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为虔,东汉著名经学家,生卒年不详。河南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少年时以清苦立志,入太学受业,有雅才,举孝廉。汉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遭乱病卒于

  • 春秋尊孟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说惟孟子能知《春秋》;明代学者郝敬推尊孟子,以鲁、晋、楚为三僭国。潘相受他们的影响,认为推尊孟子才可以说《春秋》,于是撰成《春秋尊孟》一卷。该大旨在

  • 榆社县志

    ①十卷。清佟国弘修,王凤翔纂。佟国弘字任士,正蓝旗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十年(1671)任辽州知州。十三年(1674)任榆社知县。王凤翔,辽州人,拔贡,官黄陂知县。榆社为春秋时晋箕邑,汉为涅氏

  • 南明野史

    即《王藩实录》。

  • 施氏七书讲义

    见《七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