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事实类苑

事实类苑

也称《宋朝事实类苑》,又名《皇宋事宝类苑》、《皇朝类苑》等,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江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后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左朝清大夫权发遣吉州军州事等职。少虞在任吉州太守期间,以宋代朝野事迹见于诸家记录者甚多,难于遍览,以及诸家记录散佚不属,难于稽考,因收集诸家记录,将其中有关宋代朝野事迹汇集一起,按类编次,用了十五年时间,于绍兴十五年(1145)完成此书。此书主要记述宋太祖至宋神宗的一百二十余年间史事。全书共分二十八门,各以四字标题,谓:祖宗圣训、君臣知遇、名臣事迹、德量知识、顾问奏对、忠言谠论、典礼言律、官政治绩、衣冠盛事、官职仪制、词翰书籍、典故沿革、诗歌赋咏、文章四六、旷达隐逸、仙释僧道、休祥梦兆、占相医药、书画伎艺、忠孝节义、将帅才略、知人荐举、广知博识、风俗杂志、谈谐戏谑、神异幽怪、诈妄谬误、安边御寇。《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二十二门,并说少虞自序作二十八门,为传录之伪。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朝事实类苑》出版说明作二十四门,然检其目录,仍为二十八门。当以少虞自序为准。二十八门以下,再分列子目,选录诸书,分别编次。内容广泛,上至朝章典故、将相名人的遗闻逸事、边政外交,下至各地民情风俗、里巷琐事,无所不有。所引之书,全部以类相从,照录原文,不加增损,各以引用书名注于条下。全书共引书五十多家,征采极为浩博,其中半数以上今已失传或残缺,赖此书得以保存部分内容。所引之书,今有传本者,亦可互相参校脱讹,补充他书记载之不足。如,所记宋与朝鲜、日本间文化交流等条,皆可补史。由于引用诸家记录甚多,间有引书误注的情况,如,卷一开头四条,注“并《涑水记闻》”,翻检原书,仅第二条见今本《涑水记闻》,第一、第三条并见魏泰《东轩笔录》,第四条见释文莹《玉壶清话》。亦有失注的情况。还有,一事为两书所载,而先后并存者,如,卷八末条注“出《庐陵居士集》”,而卷五十七又重引此条,注“东坡集”(实为《东坡志林》)等。虽然如此,该书仍不失为宋人杂史之宏编,对于研究文学和历史、特别是宋史,具有重大参考价值。江少虞于绍兴十五年(1145)成书,绍兴二十三年(1153)麻沙书坊曾出刻本。王士祯载此书作四十卷,清修《四库全书》时搜集传钞本为六十三卷。日本在元和七年(1621)出版木活字本,1911年武进董康据以重刻,为七十八卷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董康刻本为底本,由瞿济苍先生校以日本木活字本和明蓝格钞本(简称明钞本)等,标点出版,为最流行版本。

猜你喜欢

  • 烈皇小识

    八卷。明文秉撰。秉字应符,又字荪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亡后,隐居竹坞,著书自号“竹坞遗民”。著有《烈皇小识》、《先拨志始》、《甲乙事案》、《前星野语》、《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姑苏名贤续记

  • 尚书解

    不分卷。柳荣宗撰。此书解《尚书》,并不逐字逐句进行训解,而是专解各篇大义,故名《尚书解》。本书不分卷,只是依据《尚书》的篇目次序来解,每篇论断,或一二首,或十多首不等,每一小篇(首)解释文字都各有起讫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 至元嘉禾志

    三十二卷。单庆修,徐硕纂。徐硕,于至元时为嘉兴路教授。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修,旧抄本。全书三十二卷,分为:卷一为沿革、星野、道里、风俗,卷二为城社、坊巷,

  • 情天宝鉴

    见《情史》。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剑虹居文集

    二卷。《诗集》 二卷。清秦焕(?一1891)撰。秦焕,号文伯,江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授户部主事。曾随贾桢办理团练。同治元年(1862)襄助晏端办理军务,因功加员外郎衔。后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芸晖馆稿

    十四卷。明茅翁积(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茅翁积,字稚延,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副使茅坤之子。其性豪荡不羁,以任侠自负。故所作多文酒燕会之词。是集凡诗十卷,文二卷,乐府二卷,而以行状、墓

  • 二王帖

    十卷。明董汉策刻。董汉策,字朝献,生卒年不详,盖为吴江(今属江苏)人。《兼隐斋二王帖》问世后,颇受世人推重,但该帖为木刻,湿燥难调,“过燥则滋腻之态失,稍淫则浸蚀之痕透”,世人抚卷便为此遗憾,故精于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