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程粹言

二程粹言

二卷。宋杨时(1053-1135)撰。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福建)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师事程颢、程颐。与吕大临、谢佐良、游酢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致仕后,专门著书讲学,在传播理学方面影响很大,东南学者奉为“程氏正宗”。晚年隐居龟山,著《龟山集》,故时人称龟山先生,为著名学者。谥文靖。杨时入南宋日浅,然南宋百四十载士风朝伦悉操于道学,而道学之风,则开之于杨时,足见其影响之大。是书,乃其自洛归闽时,以二程子门人所记师说,采撮编次,分为十篇。朱子尝称,明道之言阐明极致,善开发人。伊川之言即事明理,尤耐咀嚼。然当时记录颇多,加之卷帙浩繁。读者不易摘其要。朱子曾欲删订为节本而未就;世传张栻所编《伊川粹言》二卷,又出依托。唯杨时师事二程,亲承指授,所记录终较为真。程氏一家之学,观此书,可谓窥其全貌。是书宗旨仍在明理。在宇宙观上,提出以理作世界万物的本体,它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认为“理”既能生万物,又能统辖万物。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鼓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通过“物我合一”去论证“天人合一”。在认识上,提倡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即穷究物理,但不是明物之理;而是明心之理,即认识天理,以防止人们“因物而迁”。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认识,注重内心的封建道德修养,鼓吹神秘主义的诚敬。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性即是理。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禀气对立。宣扬“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又宣扬礼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这是同道、释合流的僧侣主义人性论。清康熙间石门吕氏宝诰堂刻本。清同治十年(1821)六安涂氏求我斋据洪汝奎校订石门吕氏本重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味隽斋史义

    二卷,清周济撰。周济(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嘉庆进士,选知县,改就淮安教授,旋引疾归,闭门撰述,晚复任淮安教授,为常州派重要词论家,著有《晋略

  • 续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清任周鼎修,王训纂。任周鼎字玉铉,陕西泾阳人,拔贡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任安邱知县。王训,邑人,进士出身,曾任万泉知县,因仕途不得志,罢官归里。按《安邱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

  • 六书会原

    十卷。清潘肇丰(生卒年不详)撰。肇丰字古堂,浙江余姚人。此书正文八卷,《补遗》、《互讹》各一卷。据其《凡例》所述,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从此凑合变化,

  • 枕函小史

    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题无卷数)。明闵于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此书共汇刻书三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分二种:一曰《谭史》,二曰《僻史》。盖其所用内府藏本为不全之本之故)。一为《苏长公谭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

    卷。清代释函可(1611-1659)撰。函可,为清代寿昌(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禅门高僧宗宝道独弟子。因其弘法而罹难,被发配到东北,于今辽宁省鞍山市附近的千山驻足,开法于千山。函可,人称“剩人和尚”,又

  • 袁浦札记

    一卷。清沈豫撰。沈氏有《皇清经解渊源录》、《皇清经解提要》已著录。此书为考订经义之作。其“王肃圣证论”条,对于郑玄与王肃尚能持公平之论。如孙星衍认为王肃与司马氏有连,有无君之心。郑玄之孙小同,为司马氏

  • 诸病源候论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三礼叙录

    一卷。元吴徵(生卒年不详)撰。按元有吴澄,字幼清,崇仁(今江西崇仁)人,著有《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此《叙录》有涉及《仪礼》逸经者,则徵与澄盖为一人。是书首为关于《仪礼》者,吴氏以为五经之中未被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凤山郑氏诗选

    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7)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迁南户部郎中。著有《易经通论》等多部书。此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郑孔道,号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