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麓漫钞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名《拥炉闲纪》(卷首不知何人序又称《拥炉闲话》),本止十卷,先刻于汉东学宫,后任新安郡守,并刻后五卷,始易名为《云麓漫钞》。书中记载宋时杂事大约十分之三,考证名物者大约十分之七。所记秦桧父子之事,殊无贬词;而枉杀曲端一事,不以张浚所为,而独归王庶,又称曲端有反状,与各书记载皆不同。全书考证赅博,但也有偶然纰漏者,如谓《论语》翔而后集,当作一雉,不知诗如集于木,春秋外传独集于枯,家语有隼集于陈庭,皆非群栖之义;又谓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赋神女,吕不韦之奉异人,战国之时,以姬为媵侍美称久矣;再如,芙蓉花根为断肠草,乃陶宏景《名医别录》之说,而赵彦卫则引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诗;《周礼》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复古之说,赵彦卫却称为独见;又以孟婆为元冥之配;以阿房宫之“阿”为阿娇、阿连之“阿”;以诗不显文王证太宗派下赵不衰等命名之非;寿亭侯印一条,又与三国志刺谬;米元章评书一条,与所作书史互异,皆不能知其依托,均为瑕疵。但可取之处仍多,如,辨十八学士图乃钦宗画赐张叔夜、李纲,误题为阎立本,又开元亦有十八学士,不只太宗时有;辨以黑为卢即尚书卢弓之训,非北方土语;辨行香非国忌之礼;辨《史记》龟策传诸兆之名;辨王献之保母墓砖之伪;辨《博古图》误驳《三礼图》;辨王莽律权石;辨罗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己见周礼;辨萧翼无赚兰亭事等,皆言之有据,足资考证。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赖此书存其大概。唐朝制科之名目以及宋送迎金使之经费等,皆他书所未详。尤其是有关宋金关系史料,弥足珍贵。可供治文史者参考。此书除开禧二年刻十五卷本以外,又有朱彝尊曝书亭所钞十卷宋本,说明宋本原非一种。今传本也不一致,《涉闻梓旧》、《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从书》等丛书本作十五卷,《稗海》、《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宛委山堂《说郛》节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一列。《丛书集成初编》据《涉闻梓旧》本影印,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杨氏家集

    六种,七卷。无编纂者姓名。全书所收为自杨春茂至杨灏五世撰述,大半为未刊之稿本。第一种前附《家乘》,记杨春茂以下四代碑志传状,之后为杨春茂《先中宪公文集》。杨春茂字奎东,崇祯年间举人,官至甘州副使。是编

  • 春秋左传读叙录

    一卷。章炳麟(1868-1936)撰。章炳麟字太炎,浙江余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早年参加同盟会,进行反清宣传和政治活动,曾因《苏报》案与邹容等入狱。辛亥革命后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他是我国近代一位极

  • 礼记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是卷以《礼记》成句解《诗经》。如以“后修女顺”解《葛覃》全旨,以“君子将营官室”解“升彼虚矣”一章,以“登车则有光矣”解“星言夙驾”,以“君子比德于玉”解“如圭如璧”,以“一与之齐

  • 商子

    五卷。周商鞅(约前390-前338)撰。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公孙氏,名鞅,故又被称为公孙鞅或卫鞅。曾在魏相公叔痤家做过家臣,后入秦国,辅佐秦孝公。初为左庶长,很快升为大良造。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云烟过眼录

    四卷。《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云烟过眼录》,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事迹详见《武林旧事》。此书主要记述作者所见名书、名画及琴、盏、玉印、法剑、玉圭、玉佩、金冠等古代器物,以记述名书、

  • 张忠烈公年谱

    ①一卷。编者不详。谱主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尚书。永历十三年(16

  • 茶疏

    一卷。明许次纾撰。许次纾,字然明,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茶疏》一书。是书共三十九则,主要内容为论述茶的采摘、收贮、烹点的办法,十分详明。书中择水一条,误将金山顶上井为中泠泉

  • 五经今文古文考

    一卷。清吴陈炎(生卒年不详)撰。吴陈炎字宝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负诗名,毛奇龄、朱彝尊都为之倾倒。中年与王士祯、宋荦友善,宋荦曾以国士见称。后出知荏平县,不久罣吏议归。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三传

  • 稗乘

    四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万历四十六年(1618),孙幼安(生卒年不详)得其本,加以校正刊行。经后人考证,认为此书为明黄昌龄(生卒年不详)所编,黄昌龄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为四类,即史略类、训诂类、说家类、